「要有光,就有了光。」原來真有奇迹,失明人士亦有望從黑暗中復明。香港大學醫學院完成亞洲首宗人工視網膜植入手術,成功令一名患視網膜色素病變、失明十五年的婦人重拾部分右眼視力,再次看見丈夫臉容身影。港大指新技術透過在病人視網膜底部植入價值近百萬元的感光晶片,替代已損壞的感光細胞。新技術仍處於國際實驗階段,港大將負責三宗試驗病例,最快一至兩年後於臨床應用。
港大醫學院眼科研究所所長黃世雄昨指今次引入的人工視網膜技術由德國公司研發,是投資額達到二千五百萬歐元(約二點五億港元)的尖端科技。他解釋,人類視網膜有多達七百萬感光細胞,將光線化成電子訊號,透過視神經細胞傳達到大腦,繼而產生視覺。八成失明個案與感光細胞受損有關,包括遺傳性視網膜色素病變(RP),估計全港有二千名患者。其實患者的視覺神經仍有功能,故只要找出重新感光方法,理論上可恢復視力。
新技術正是透過於患者視網膜底部黃斑點區域,植入滿布感光電極的晶片,通電後替代感光細胞,令光線在視網膜聚焦的影像,再次傳遞到腦部,但只能呈現黑白影像,並需在光暗對比度較強烈的環境,例如電腦螢幕上的文字等,才可看得清晰。
眼科研究所臨床助理教授王逸軒解釋,新技術已在德國通過首兩階段測試,證實安全性及效用。現時進行的第三階段國際實驗,港大是亞洲區唯一參與的研究中心,今年二月中完成首宗亞洲案例,歷時九小時的手術,成功於完全失明的婦人右眼植入人工視網膜,可重新感受光線、閱讀螢幕上字母及看到物件輪廓。
黃世雄補充,病人由於長時間失明,大腦及雙眼已「忘記」如何視物,故需接受訓練,令眼部肌肉重新控制眼球活動,相信視力仍有進步空間。除視網膜色素病變外,新技術亦可用於老年黃斑病變及其他遺傳病,但對於視覺神經受損的病人無能為力。由於屬新研發技術,現時每宗手術成本近百萬元,預計最快一至兩年才可正式於臨床應用。
他指暫未知人工視網膜可維持多久,跟進時間最長的一名德國患者,完成手術至今僅十四個月。有三、四宗病例,儀器於術後約半年便因耗損需開刀移除,主要因電線折斷,各界正研究改善方案。因目前屬研究階段,故一般不會再次為病人植入儀器。因此,病人需有心理準備,視力有機會「得而復失」。
港大十日前再為第二名病人植入人工視網膜,待情況穩定後會作視力測試,之後會再招募多一名患者參與試驗。公眾如欲了解更多資料,可致電港大眼科研究所查詢39621407。
圖/文:靜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