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骨枯 聯合每年少於十宗

【本報訊】兒童及青少年骨枯個案罕有,聯合醫院兒童骨科部主管方子明指,骨枯的主要成因是骨骼供血受阻,導致骨骼缺乏養分而壞死,並因鈣質流失變得扁平及下塌,若關節之間的軟骨也磨蝕,便會令骨頭直接碰撞引發劇痛。兒童患者兼同時涉及雙腳腳跟的更屬極端罕見,以該院為例,十八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涉及不同部位的骨枯個案,每年少於十宗。

他指最常見的骨枯部位是髖關節及膝關節,通常由後天原因如酗酒、創傷或過量使用類固醇引發,原因不明的自發性個案較少。涉及兒童腳掌的骨枯病例,患處多在腳掌中央內側的「舟骨」,通常於七至八歲發病,但絕大部分可自我復原;另一種則是「脫離性軟骨炎」(OCD),接近腳跟的「距骨」會乾燥化,最終亦可演變成骨枯,該症可由創傷引致,但亦有患者沒有明確創傷史。他指根據X光、磁力共振及關節鏡等不同檢查,可籠統將骨枯分為四期,第一及第二期的骨胳及軟組織仍完整,或微受損,第三期是已出現鬆動,第四期則是完全脫離原位。初期患者可透過手術在骨骼鑽洞,希望可恢復供血,惟第三至四期的晚期患者,手術成效未必顯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