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洗腦 教局跪低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在爭議聲中被迫延後三年全面推行。面對各界直指港府急推該學科疑為學生「洗腦」的抨擊,教育局終於「跪低」修訂課程指引,建議包括延遲三年才在中學及小學全面推行、加入普世價值培育民主及人權等內容。不過,教育局只願撥款五億元,即向每間學校僅發放五十三萬元一次性津貼,讓學校在三年間增聘人手及購置教學資源。有教育界批評,修訂後的建議大框架基本不變,而津貼額亦不足以額外聘請老師,導致學校無論在人手及課時安排上仍存有極大困難。

課程發展議會修訂的小學及中學「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昨獲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接納。新修訂的課程指引,建議小學及中學分別於下學年及一三/一四學年起,先以「三年開展期」彈性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至一五/一六及一六/一七學年才分別在小學及中學全面推行,小學及初中屆時需依據課程指引,彈性安排總課時的百分之三至五約每周一至兩節,而高中學習階段,學校毋須硬性規定固定課時,該科目不設考試,只會校內評估。

梁振英對指引「無異議」

至於「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被指「洗腦」、作政治灌輸或只宣揚國家「光明面」的批評,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回應指,修訂後的指引建議學校可適時與學生討論具爭議性的議題,並加入普世價值培育如仁愛、公義、民主、人權等,亦可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如困難和局限等,又強調鼓勵學生透過個人生活經歷,從不同角度討論及反思政治敏感議題,從而建構價值觀。由於政策橫跨下屆政府,小組已向候任特首梁振英簡介課程指引,並指梁「無異議」,只提出「一般意見」,但堅持不肯交代意見內容。

團體斥一次性津貼不夠

教育局將於今年八月向每間官津及直資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提供五十三萬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支援津貼」一次性現金津貼,讓學校用以聘用教學人手或僱用服務,以及購置學與教資源。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張勇邦說,有關建議的大框架並無改變,只是「大處唔改,小處改」,並批評當局撥出的一次性津貼「唔夠」,「只夠請一個教學助理分擔下非教學工作,連一個文憑教師都請唔到」。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亦稱,不贊成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獨立成科,因各中學需減少其他科目的課時加以遷就,而教師培訓亦成重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