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接獲今年第二宗私家醫院呈報嚴重醫療事故,一名心臟病男病人三月廿三日在聖保祿醫院接受俗稱「通波仔」的經皮徹照冠狀血管成形術,手術期間,醫生未能順利取出心導管的導絲,結果要將導絲折斷,餘下一段留在病人心臟動脈內。據悉,病人術後需接受深切治療,隨後情況穩定,於三月廿五日出院。
衞生署表示已就事件進行調查,並無證據顯示有關醫院違反《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或不遵守《私家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實務守則》的情況。聖保祿醫院昨晚接受本報查詢時,證實事故發生在該院。
私人執業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表示,通波仔的導絲遺留病人體內為已知的手術併發症。醫生將心導管放入病人腿部血管,然後導絲經導管將俗稱「波仔」的氣囊和金屬支架,送入病人收窄的冠狀動脈內。由於心臟病患者的血管出現粥樣硬化或有膽固醇積聚,取出導絲的過程中,導絲容易被血管卡着而無法取出,需要折斷,其中一截留在病人血管內。
他指出,導絲以合金製成,直徑只有零點三五毫米,「幼過頭髮絲」,而人體心血管直徑約三至五毫米,折斷的導絲較心血管幼,有機會隨血液流動,流到較微小的血管,造成阻塞。受影響的血管若極幼,即使阻塞,對身體影響不大。但若卡在較大的血管中,則會影響血流動,阻塞血管,甚至刺穿血管,病人可能需要接受搭橋手術。但他認為,因通波仔手術引致中風、遺留導絲等併發症機會加起來不足百分之二,病人手術死亡率為千分之一,故風險不算高。
另一名心臟科醫生梁偉宣說,有時可能因導絲本身有瑕疵,或導絲經過血管硬塊時,醫生大力扯斷,無論是本港或海外的通波仔手術都有類似個案,文獻也有記載。他指出,導絲折斷留在血管後,不容易取出,可以試用套索取出,或用另一個導絲將折斷的導絲逼到血管壁,不讓其浮游血管內。
聖保祿表示,因需要打通的血管較為彎曲及鈣化,增加手術難度,醫生未能取出心導管導引線的末端。在與病人及其家屬商議後,認為將導引線的末端留在病人體內,其風險較進行開胸手術取出為低。
記者蘇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