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測試輻射時間料減

【本報訊】日本福島核事故惹起全球恐慌,本港天文台於事發後,亦曾一度在本港空氣樣本檢驗出放射性碘131,但該台三天後才向外公布被批評延誤。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馬偉民解釋,當時天文台需要收集大量空氣樣本、等待與檢驗化驗無關的物質衰減,當時「已做到最快」,而天文台理解市民憂慮,正研究增加收集空氣抽入量以縮減取樣時間,現時仍在初步階段,需再研究及實驗。

以往耗72小時

馬指當時的放射性碘131進入本港範圍時濃度極微,天文台需以廿四小時收集大量空氣樣本,再待廿四小時讓會影響結果的物質衰減,又另花廿四小時化驗,過程需七十二小時,即使國際原子能組織都是用相近方法測試。

不過馬強調,需時七十二小時化驗只限放射物質濃度極低的情況,在大亞灣應變計劃疏散範圍內的東平洲(平洲),天文台長期針對應急使用的系統,該系統每十五分鐘抽取空氣樣本分析一次,檢測反映輻射量的伽瑪劑量,若大亞灣發生事故令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系統取樣雖細,但亦可快速驗出物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