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四款嬰兒食品 功效涉誤導

父母為寶寶揀選牙仔餅、即食「糊仔」等嬰幼兒食品時,通常會查看包裝上的標籤,了解當中的營養成分及是否有益。但本港原來並無法例規管嬰幼兒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及相關聲稱,消費者委員會聯同食物安全中心進行的調查發現,四款嬰幼兒食品的營養或功能聲稱並未得到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另一款食品的聲稱亦令人容易混淆其功能。食安中心正研究是否引用其他條例,檢控廠商以虛假說明蓄意誤導消費者。

營養對嬰幼兒正常生長、發育至為重要,消委會與食安中心搜集市面上一百一十七款較常見供嬰幼兒食用的預先包裝食品,包括以穀類加工的食品及罐裝食品等,研究其營養標籤及相關聲稱的顯示情況。

維他命E增免疫力無根據

結果發現,四款食品的營養及功能聲稱並未有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其中美國製造的牙仔餅Gerber Graduates for Toddlers lil' biscuits,及餅乾Gerber Graduates Sweet Potato Puffs,標示維他命E有助提升免疫力,但目前未有證據顯示缺乏維他命E會產生免疫力問題,又或補充維他命E可修復有問題的免疫功能。

美國製造的蔬果蓉Gerber Organic Sweet Peas的標示則強調膽鹼(Choline)對幼兒眼睛發育的作用,但此聲稱仍有待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而新加坡亦只接受膽鹼有助六歲以下兒童「整體心智功能」的描述。

雀巢一款產品 標示易混淆

同樣是美國製造的穀物粉Happy Baby Happy Bellies Organic Multi-Grain Cereal,則聲稱所含益生菌有助增強免疫力及預防過敏,亦未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除上述四項樣本的聲稱缺乏科學證據支持外,中國製造的雀巢嬰兒米粉(米),將DHA與增強寶寶抵抗力、腸道健康等字眼一起標示,亦容易令人混淆其功能。

食安中心首席醫生蔡敏欣表示,現時本港規管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的法例,不適用於不足三十六個月大嬰幼兒食用的預先包裝食物,但《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訂明,對出售食物作出虛假說明或誤導他人的標籤即屬違法,食安中心正跟進上述四項聲稱是否涉及蓄意誤導。她又謂,衞生署轄下一個小組正制訂《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建議規管嬰幼兒食品的標籤及營養聲稱,料明年上半年實行,當局會視乎業界對守則的反應再考慮是否制訂法例進一步規管。

促規管奶粉宣傳

奶粉廣告無孔不入,資訊時有誤導或誇大之嫌,多個團體昨在立法會一個討論《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的聽證會上,要求食物及衞生局強制立法禁止奶粉商賣廣告,避免消費者受誇大失實廣告誤導。不過,食衞局稱守則會以自願性質推行,做法與世界衞生組織一致。

香港保護兒童會認為依賴奶粉製造商及分銷商以自律形式監察銷售並不足夠,促請政府立法規管嬰幼兒奶粉的銷售。防止虐待兒童會則指目前營養標籤法例並不涵蓋三十六個月以下兒童的奶粉及食品,建議政府參照世衞指引確保所有兒童營養食品附有清晰營養標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