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玩真與玩假

在今次行政長官選舉,泛民派出何俊仁代表參選。何俊仁本身不只代表民主黨,還經過泛民的協調機制,當中甚至加入了直選成分,在何俊仁和馮檢基兩人挑選一個,除了最極端的一兩個派系沒有參加之外,泛民的主力政黨政團全部有份參與。後來,他們推動流選、推動白票,到最後何俊仁更沒有上台,缺席結果宣布的一幕,這令他們到底玩還是不玩前後矛盾。

本欄之前提到,何俊仁不可能提倡白票運動,也不可以建議流選,因為道理不通。何俊仁是泛民的代表,無論機會有多大,他的身份就是候選人。事實上,何俊仁自己也發表了政綱,也有其政治立場,他對普選以及民主的訴求識者皆知,要挑戰建制,就只有投他何俊仁一票。投白票可以有許多含義,但投何俊仁就一清二楚,他得到的每一票,都是他的政治資本。不過,結果是泛民最後搞了投白票、流選運動。

何俊仁為求自圓其說,便找來一個藉口,說要推倒小圈子選舉。問題是,這個小圈子選舉方案,全靠民主黨夥拍一些中間路線民主派的代表支持,才可以通過,才出現了年前民主黨支持小圈子選舉的一幕;而到了今時今日,民主黨又來反這個小圈子選舉。

泛民愈來愈被邊緣化。就像在今次選舉中,泛民取得歷史性新高的選委名額,若他們玩真,傾力以赴,不是走票、白票又或過票予唐英年,而是盡取自己的二百票提名,甚至以出色的競選工程取得市民支持,進而贏得超過二百票,那對二○一七年的選舉是一大強心針;但何俊仁偏不玩真,普選時又叫人怎樣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