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覺得講『唔該』係無意思!」以往經常晦氣說「唔該」、喜歡「駁嘴」打斷老師講課,甚至排隊「打尖」的小學生蘇恆傑,嘗過被同學們排擠的滋味後,心情低落,及後經老師透過說故事道出做人要重禮貌的道理,令他變身成為有禮貌乖學生,再贏得同學的友誼。
現時就讀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小六的蘇恆傑憶述讀小一時的校園生活點滴:經常在課堂上打斷老師講課、別人幫助他時晦氣地說「唔該」、買食物時喜歡「打尖」,種種無禮行徑令他遭受同學排擠。「爸爸媽媽一般只會教我平時要講『唔該』同『多謝』,但好少會提點我平時作出嘅無禮行為,所以我以前覺得講『唔該』係無意思。直至有次跌倒,同學對我袖手旁觀,令我好唔開心……!」
恆傑續說,後來老師講述一個無禮小朋友被同學疏遠的小故事,灌輸他做人要有禮貌的道理,才令他驚覺禮貌的重要性,決心改過,「依家我會由心而發講『唔該』,希望對方感受到我對佢嘅衷心感謝,依家我和同學相處得好好」。
與恆傑同班的李嘉俊,六歲時移居香港讀小一。他坦言在內地與母親和外婆生活時,無人提點他禮貌的重要性,「我會命令婆婆快啲幫我執啲衫放入洗衣機,又或者發脾氣叫婆婆唔好咁煩,叫佢行開,婆婆都唔會鬧我」。直至他來港讀書後,因經常叫同學「行開」而遭杯葛,更因無禮和發脾氣而遭父親和祖母罰「跪地主公」反思己過,才真正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