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他愛海,他的一生屬於海。」七十三歲的方老太坐着輪椅,帶着丈夫方榮康的骨灰,由兒子陪同,將骨灰沿着特製木槽緩緩撒向大海,讓終身從事造船工作的丈夫回歸大海。採取海葬的市民愈來愈多,食物環境衞生署的數字顯示,海上撒灰由○七年一百六十宗增至去年超過六百六十宗。
方榮康生於斐濟群島,來港後以造船為業。自幼跟爸爸出海試船的兒子方偉祺繼承父業,他說父親生前得悉有海上撒灰服務便囑咐兒子在他過身後申請此服務:「海就像我們的家。」
食環署近年推廣及改善海上撒灰服務,除安排免費的大型渡輪接載外,為令海葬儀式更莊嚴,免家屬有草草了結先人喪禮的感覺,更引入專業禮儀師。當了十八年禮儀師的鄭志偉,兩年前開始擔任海上撒灰禮儀師,並為如何順利撒灰花盡心思。起初提供手套給家屬,用手撒灰。後來考慮到中國傳統思想認為送別先人必須經過木,於是特別找木匠製造木槽。將骨灰先放進以環保物料製造、可溶於水的膠袋中,環保之餘亦可將骨灰完整送入大海。初當海上禮儀師,鄭志偉開工必備暈浪丸,食環署使用渡輪後,才不再受暈浪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