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曾發生十多次山泥傾瀉、位於東涌壩尾山下村後天然山坡的山泥傾瀉風險緩減工程,包括建造巨型混凝土泥石壩及總長三百八十四米的柔性防護網,前者可阻截達一百五十立方米的泥石碎屑,後者能抵擋相當於時速一百五十公里小型客貨車的衝力,將泥石截流。整項工程造價約二千七百萬元。
該署轄下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陳震暉昨指,去年接獲七十七宗山泥傾瀉事故報告,比過去廿年平均每年約三百宗少,估計由於去年降雨量僅一千四百七十七毫米,是六三年後最少的一年。七十七宗報告中,約八成發生在小徑、行人路等較少人的地方,並主要發生在私人斜坡。
當局前年推行「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包括每年鞏固政府人造斜坡、為私人人造斜坡進行安全篩選,以及為有潛在危險的天然山坡進行風險緩減工程。
基於研究及設計需時,陳震暉承認,前年及去年均未能達標做到每年為三十幅曾有崩塌紀錄的天然山坡進行風險緩減工程,去年僅做了十六幅,但有信心今年可達標。
另外,屋宇署前年及去年就危險斜坡發出修葺山坡法定命令,分別有九十個及八十二個,今年首兩個月有二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