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瘦肉精風波反映政府的偏頗政策取捨問題。台灣衞生署透露政策可以有四個選擇。一是維持瘦肉精不解禁﹔二是全面解禁,牛豬都可用瘦肉精﹔三是牛肉解禁,豬肉仍禁﹔四是境外准用、境內禁用。
開禁的三個選擇都有毛病。全面解禁,絕對是把台灣民眾暴露在瘦肉精的風險裏,台灣政府說法是只解禁一種瘦肉精,不是所有瘦肉精,風險可相對減低。可是科學論證無法確斷,是真的風險稍減,抑或沒有減少?
禁豬肉用瘦肉精,不禁牛肉,主因是中國人是食豬肉的民族,豬肉消費遠高於牛肉。但政府為甚麼保護食豬肉者,不保護食牛肉者? 如果是回教徒不吃豬肉,怎辦?瘦肉精也不是藥物,為了治病不吃不行。只是生產者貪圖利潤,政府為甚麼要幫他們減成本而以消費者的健康作為代價?
境內禁用,境外不禁。表面上可說台灣政府管不了美國,但在美國管不了,進口入台灣市場便可以管、應該管。不能用自由開放市場的原則來作解禁開解。自由開放市場還會限制各種不同類別的進口,也不應實行「一國兩制」——進口與本地生產的不同兩制。
台灣說境內禁用,境外不禁是日本做法。然而,日本是美國的附庸,美軍駐在日本國內,日本的外交與政治受制於美國。這種新殖民主義的做法,使得境內禁用、境外不禁可以理解。但台灣不是日本的附庸,怎可以內外有別、作別國的家奴呢?馬英九標榜民主,不能主動破壞民眾的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