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建制派的政治光譜中,民記與鄉事勢力一向同穿一條褲子,近日卻鬧窩裏鬥,繼在十一月區議會選舉中撞區硬撼後,再在區議會主席位置之爭公開角力。親中陣營兩支中堅力量開火互片的背後,隱藏着甚麼政治利益算盤?
知情人士稱,鄉事與民記漸行漸遠是事實,但主戰場囿於新界東的北區,而且早在區議會選舉前已埋伏線,區議會主席之爭其實是兩派勢力關係惡化的結果,而非起因。
這場建制陣營內訌最早在區選決鬥,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發動「鄉事版票債票償運動」,推出七張名單直攻民記地盤,最終多個選區挑戰失敗。來到上周北區新一屆區議會選舉主席,民記採取報復行動,把侯志強的副主席位置奪了過來,雙方公然反枱。據傳,親中陣營北區內鬥,其實與北區鄉事的勢力版圖起了變化有關。
鄉事派的勢力分布錯綜複雜,粗略可劃分為新界東、西兩大版圖。劉皇發盤據新西,但勢力未及新東。新東則又劃分為四大區,即北區、大埔、沙田及西貢,而四區又各有領導人物,例如北區是已故鄉議局元老廖正亮,大埔是身兼鄉議局副主席的張學明及漁農出身的黃容根,沙田則是新界社團聯會的頭面人物李連生和羅叔清等。
北區親中陣營無風起浪,突起爭端,正是因為廖正亮在○九年騎鶴西遊,地區群龍無首,鄉事之內有意上位擔旗的派系自然要以出格方式展示力量和擴充實力,而爭奪區會地盤就是最快捷徑。民記不是善男信女,區會議席涉及實際利益,企硬寸步不讓,於是便爆發一場罕見的建制派鬩牆內訌。
有地區人士估計,民記與北區鄉事關係鬧僵,西環這次毋須出手調解,事關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中,侯志強可能支持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出戰新東,其手握的一萬票仍是會留在親中陣營的大池塘之內。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