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整體平均得分跌至十年來第二低分數,本港經濟自由度得分微升零點二,以八十九點九分維持列榜首,連續十八年成為全球最自由之經濟體系。但有分析指出,港府去年向非納稅人派發六千元有財富再分配之意味,有違自由市場原則,同時擔心最低工資及「十二五」規劃,會令本港之自由市場受調控。
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昨聯合發表本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依據地方之法治水平、監管效率、有限政府模式以及市場開放程度等四個範疇,計算出地區之經濟自由度指數。以滿分一百分計,全球平均分數為五十九點五分,較去年跌零點二分,是過去十年來錄得第二低分數。美國傳統基金會會長佛訥指出,全球平均得分下降與多國政府加大開支挽救經濟有關,認為政府不應以介入市場運作以解決全球經濟問題。
本港連續十八年再次成為最自由之經濟體系,但基金會表示對本港市場自由度存有隱憂。基金會指,本港去年實施的最低工資,以及「十二五」規劃提及的加強中、港合作,或會令自由市場漸受調控,有關政策雖暫未對自由市場構成明顯干預,但長遠值得關注。
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亦表示,租金及工資等成本上調會影響香港競爭力,認為在目前經濟環境要小心落實最低工資。
另外,亞洲《華爾街日報》前日刊登評論文章,指出近日接連有學者遭北京以文革式論述批評。亞洲《華爾街日報》社論版總編輯芮育光昨表示,對中央政府近日之文革式批評表示關注。他表示,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的言論屬正常外交做法,對內地官員反應感驚訝。他又指,一國兩制至今行之有效,但自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早前批評港府「只懂執行,不知怎樣做boss」後,北京近日之舉措或增添外資來港的不明朗因素。他又認為「十二五」規劃為本港設一個獨立章節是一個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