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裁員聲,花落知多少。元旦剛過,本港勞工市場即吹來陣陣寒風,金融大笨象滙豐銀行傳農曆年假期後將展開第二波裁員行動,涉及千名員工,儘管這可能是該行去年九月宣布三年內在本港裁員三千人的一部分,屬於意料中事,但年關在即,寒氣來襲,終是叫人惴惴不安。展望今年,經濟前景滿布陰霾,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打工仔更是只能望天打卦。
政務司司長林瑞麟昨日在一個經濟論壇上預言,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今年本港經濟增長將會放緩,港府會居安思危,繼續關注本港通脹和就業情況,為市民謀福祉云云。林瑞麟派定心丸,可惜市民的情緒卻是另一回事。
新論壇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雖然去年本港經濟平穩發展,生產總值持續錄得增長,但經濟信心指數卻持續下跌,去年第四季的指數跌至七十七點九。新論壇指出,經濟信心指數下跌,主要是受「宏觀經濟前景指數」大幅下跌所拖累,顯示市民對今年經濟前景缺乏信心。此外,滙豐公布的十二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雖回升至四十九點七,是五個月來高位,但仍然低於五十的擴張收縮分界線,換言之,本港商業活動持續呈現萎縮,整體趨勢仍然悲觀。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金融業面對困境,其他行業的處境更是可想而知,所以,金融業率先掀起裁員潮,其他行業恐怕也難以避免。事實上,歐債危機揮之不去,美國經濟疲不能興,內地經濟明顯放緩,香港當然無法獨善其身,金融巨企透過裁員自保,中小企業隨波逐流,受害最深的就是普羅打工仔,在這種情況下,經濟信心指數持續下跌何足為奇。
足寒傷心,民寒傷國。香港的情況恰恰是官富民貧,一方面政府庫房水浸,財政盈餘年年增加;另一方面基層市民不但無法分享經濟增長好處,反而遭受通脹蠶食,苦不堪言。君不見加電費風波剛告一段落,港鐵又事先張揚年中將會根據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連房委會亦被指扮窮密謀加租。經濟前景滿布陰霾,企業裁員此起彼落,衣食住行遍吹加風,港人面臨重重夾擊,港府又有甚麼因應之策呢?
林瑞麟聲稱政府會居安思危,說的很好聽,然而,危機當前,只懂得思是不夠的,必須有實際行動,才能有備無患。會計界預測,本年度財政盈餘高達五百五十億元,與港府原本預測出現赤字,簡直天差地別。有錢好辦事,港府財力充裕,完全可以未雨綢繆,預早推出一些應付經濟危機以及扶貧紓困的措施,問題是當局做不做而已。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雖說夕陽政府只剩半年任期,不可能再有甚麼作為,但半年其實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曾蔭權不是誇口要奮鬥至最後一分一秒嗎?大家不妨拭目以待,看他如何兌現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