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攘攘的二○一一年已成過去,港府有驚無險又胡混了一年。「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七受訪市民不滿港府在過去一年施政混亂,爭拗多;兩成七批評夕陽政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成五指摘港府各方面表現都很差。總共有近八成市民不滿港府施政表現,為民怨達到臨界點提供最佳注腳。
往事不堪回首,過去一年,港府推出不少政策均惹來極大爭議,包括「史上最廢」預算案漠視民生、派發六千元製造社會分化、樓價高企卻遲遲不決定復建居屋、立法會替補機制霸王硬上弓、醫療系統亂象百出、限制內地孕婦湧港產子成效不彰,加上外傭居港權風波、港珠澳大橋環評官司等等,爭拗無日無之。港府施政沙石俱下,已落入動輒得咎、寸步難行的境地,本港深層次矛盾非但未能緩解,反而不斷惡化,市民沒有過一天安心日子。
曾蔭權政府上台七年,空耗歲月,現在陷入跛腳鴨狀態,更不可能有所作為。但莫名其妙的是,曾蔭權不是老老實實做好看守本分,卻回光返照似地推出多項爭議性政策,根本是節外生枝,添煩添亂。
譬如被視為新聞界「二十三條」的纏擾罪立法已塵封十年,曾蔭權政府臨下台前重提舊事,不能不令人質疑其居心不良,掛打擊纏擾行為之羊頭,賣限制新聞自由之狗肉。又如,擴大問責制推行多年,已證明徹底失敗,當局不是知錯就改,卻提出自相矛盾的檢討政策,一方面建議下屆政府對得物無所用的政治助理減薪處理,另一方面又建議設立副司長及分拆十二個政策局,進一步疊床架屋,浪費公帑。眾所周知,港府施政混亂之源在於庸官當道,不問不責,這豈是增設副司長可以解決的呢?
更何況,即使要檢討管治架構,這也是下一屆政府的分內事,而不應該由夕陽政府越俎代庖,如果曾蔭權不是企圖藉此在下台前安插自己人,延續政治影響力,實在毋須多此一舉。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上述民調又顯示,三成八受訪者認為曾蔭權臨走前博取表現;三成一指想將「手尾」留給下屆政府;一成五指曾蔭權想自己領功勞。
不僅市民不滿曾蔭權臨下台前橫生枝節,連中央政府也發出當頭棒喝。曾蔭權任內最後一次上京述職,國家領導人要求他「恪盡職守」,做好任內最後的工作,既是提醒他不能得過且過等收工,亦是警告他恪守本分,不要為下屆政府埋地雷、摻沙子。學者也指出,曾蔭權被告誡要「恪盡職守」,暗示中央政府關注香港權力交接問題,希望他「臨走唔好搞亂檔」。
當然,不管曾蔭權政府如何無能,也不管他亂折騰的本事有多大,時間並不站在他那一邊。再過半年,他就得捲起鋪蓋搬出禮賓府,在陰晴未定、吉凶難測的二○一二年,這恐怕是唯一振奮人心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