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熟食檔曾幾何時遍布香港,只要是人流稍旺的街道,總會看見一個又一個小販推來木頭車,在街邊停駐,然後生火煮食,招徠途人光顧。街邊熟食檔可說是眾多港人的集體回憶,由小學生到上班族,總有很多人在經過熟食檔時停步光顧。雖然在街邊賣的都是廉價食物,但種類繁多,小販又往往各有獨特的烹調手法,由此逐漸形成香港的街頭熟食文化。
可是,街頭販賣者始終會阻塞交通,對市民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加上路邊衞生欠佳,於是,港英政府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規定,在一般情況下不再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從而逐步減少街頭販賣活動,其主要措施就是以一筆過獎金鼓勵小販持牌人注銷牌照。
今日,街頭熟食文化依然為港人津津樂道,只是攤檔已經難見。其實,香港是多元文化城市,不妨設法保存這種文化。新加坡就有很好的示範。六十年代,新加坡也曾是小商販隨意設攤的國家,街邊販賣活動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與多數東南亞國家一樣,出售食品的攤販在新加坡所佔比例最高。
一九七一年,新加坡政府實行一系列措施,以解決街頭小販亂設攤的問題。當中包括向街頭攤販發放牌照,建立小販中心和巴剎(即馬來語「市集」),逐步將小販引入市場,不但便於管理,還因此形成新加坡獨特的飲食文化。二○○一年二月,新加坡國家環境署更開始實施針對小販中心的升級改造計劃,旨在改善小販中心的用餐和購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