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的政策十分令人費解,一方面媚洋崇洋,像北京市有英語城;另方面,中央政府要求全國統一,禁制地方方言,似乎在推行大一統的國族主義,打擊地方傳統。
媚洋與國族主義應該是對立矛盾,要打擊地方方言,倒不如先打擊崇洋外語。在各級學校都採取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美其名是符合國際潮流,但捧英語壓地方方言,卻未必符合國際潮流;即使在英國,威爾斯近一二十年提倡地方語言,全面將之恢復振興。
若說國際潮流,這才是最新潮流,其背後更有深層考慮。一是二次大戰前的國家主義,其實孕育了政治壓迫的納粹主義等,排除異己,強求統一;二是國家主義或許在工業化初期有用,把資源集中,迫壓民眾服從。在工業化後期乃至後工業化時期,再不是機械主宰工人,而是以靈活和創意為主要生產力。以人為本,着重人的本來面貌,反對由上而下強迫標準化、統一化。根據國際共識,多元化是創新基礎,創新是今後發展的條件,沒有多元化便沒有發展。
中國政府之迷信英語,強迫全國人民來個全民學英語,不僅媚洋崇洋,浪費大多數國民的時間精力資源,實際上學得好,即掌握英語文化,而不是英語技巧,總是極少數。更重要是把學習知識,傳承民族文化的時間擠佔了,很容易養就一批不懂中國文化,也不懂外國文化的半文盲,說得不好聽是二毛子。打壓地方方言,背後是消滅地方傳統、地方文化!這是甚麼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