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報載北京密雲縣將耗資上百億元人民幣,建設該縣為「綠色國際休閒之都」,其中包括一個「英語城」,縣長公開說,英語城內不准說漢語。
這是典型的農民心態表現。很可惜,密雲縣屬中國首都北京市的郊縣,竟然有這樣的縣長、這樣的規劃,或許可反映出北京市文化的不均衡發展,乃至真正的落後。能用百億元人民幣建設,代表着企業和政府有錢,但有錢卻無文化,只不過是暴發戶而已。中國的地方不准說漢語,這是絕對的媚洋崇洋。
事實上,就算是英國,或說不同類別英語的國家如美國、澳洲、加拿大、新西蘭等,也沒有一個地方只准說英語,不准說別的國家語言。縣長說要成為歐洲風情小鎮,可是,歐洲是多元化的大陸,不同國家說不同的語言,也有眾多的民族語言、地方方言,說英語的佔絕對少數;要用英語,倒不如說要建設英國風情小鎮。
然而,英國也有眾多的地方方言,威爾斯、蘇格蘭說的是另一種民族語言;而英國風情,也少不了大英帝國當年世界各地的子民和他們的文化語言。到倫敦或任何大小城鎮,都有中國餐館、印度餐館。英國文化,英國風情便是多元化、多種多樣,哪有純粹的呢?縣長要做的,倒不如說是迪士尼公園的美國大街,但迪士尼公園的天鵝堡卻是奧地利形式,不是美國,也不是英國。外國本是這麼複雜,怎麼可變成簡單的山寨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