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屆特首選委會選舉雖未有發現類似區議會選舉的大規模種票醜聞,但在多個泛民主派佔優的界別,卻出現選民定義模糊不清的問題。以高等教育界為例,選民資格由不同院校自行釐定,沒有統一標準。社福界更有已註銷社工註冊的前社工仍收到投票通知書,情況混亂。
參選高教界的「高教界民主行動」成員馮偉華表示,今年高教界選民較上屆多約三千人,可能與院校放寬選民資格有關,批評由院校自行釐定選民資格的做法,例如香港大學以教職員薪酬水平作為是否有資格投票的標準;有些院校只有教師可做選民;有院校連行政人員亦有權投票。
另一成員鄭宇碩舉例指,有參選中醫界選民其實並非從事中醫行業︰「入咗針灸學會就可以做選民,唔一定係做針灸,話自己有興趣研究已經得。」批評選民登記制度兒戲。
社福及資訊科技等界別亦爆出選民資格混亂。有在今年初已註銷社工註冊的市民,日前仍收到選舉事務處發出的投票通知書,該市民經多番查詢後,該處才改口稱他不符合選民資格;另有社福團體負責人離職後,仍可代表前任職機構投票。資訊科技界早前被踢爆有團體的會員因欠交會費被取消會員資格,但可保留選民身份,被指有種票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