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選戰經濟主軸

受到歐洲主權債務的影響,全球實體經濟與市場信心不斷受到重創,加上美國復甦力度脆弱,中國大陸成長也明顯放慢,都衝擊着明年台灣外資、內需、投資等經濟表現。

隨着出口、金融的角色滑落,外銷定單的節節下降,無薪假夢魘也在台灣捲土重來,種種迹象顯示,苦日子又要來了;經濟學者憂心忡忡,呼籲政府正視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衝擊,不要輕忽這一波經濟浪潮。

台灣選戰喧嚷,綠營炒熱三隻小豬,藍營忙着推銷「台灣平安福」,橘營剛從副手的國籍問題跳出來。當歐洲政府的領導人拋棄歧見,加強合作,致力於穩定市場,台灣三位總統候選人卻是相互攻擊,三組候選人雖都提出全球化,但都是為內政問題爭論不休,台灣的政治只有本土化沒有國際觀,從媒體的狹隘報道就可知,與世界相當的遙遠,久而久之,不是被邊緣化,而是自我邊緣化!

根據最新經濟預測,台灣將下調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經濟處於萎縮或衰退的階段,低點將出現在第一季,這次的經濟衰退,比二○○八年的金融海嘯還深遠、影響更大,學者甚至還警告明年是台灣的生死存亡之秋,換言之,大選後就要面臨經濟大衰退,哪一組的候選人更有能力帶領台灣度過困局,穿過雲霧再現光明,應是選民的思考。

面對國際經濟變局,台灣選舉在即無暇因應,在大選結束到總統上任有四個月的看守期,這段時間的內外經濟變局,朝野應如何因應?有志於總統大位者,必須面對此嚴峻課題,有「衰退洪災」的因應之道,選戰不應陷於口水戰,應拉回經濟政策課題,才是選民關心的切身利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