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到不如畀我死咗佢!」兩名六旬長者分別飽受長期病患煎熬及至親離世,情緒大受打擊,幸獲心理治療及輔導後回復開朗。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出,少於一成情緒受困的長者尋求心理輔導,精神科門診更需排期最多一年。博愛醫院成立「悅滿計劃」,從家庭醫學部門找出有「隱形情緒病」的長者,再進行輔導或加快轉介治療。該計劃自○九年至今,發現百分之五長者有抑鬱症狀,經治療後現況穩定。
同樣六十多歲的陸女士和高女士背後各有坎坷經歷。陸女士前年因丈夫患癌去世而傷心不已,自己又「周身病」,患上類風濕關節炎、肺炎和胃炎等,每月需花數萬元求醫:「不如就咁死咗算,唔想再受苦!」三年前,她獲轉介至博愛醫院家庭醫學部求診,評估發現她患有抑鬱症狀,一周後轉介至青山醫院接受藥物治療,並由社工跟進覆診情況及安排社交活動,才學懂豁達地放眼世界。
離婚多年的高女士視愛犬及母親為傾訴對象,豈料今年兩者先後去世,令她哭至崩潰:「仔女話狗啫!走咗咪算囉!」子女的安慰說話亦難開解她。她接受博愛醫院輔導後,在社工的支持慰問下,她終於明白凡事順其自然。
博愛醫院○九年獲慧洪慈善基金贊助試行「悅滿計劃」,從家庭門診部找出有情緒病徵的長者接受輔導及藥物治療。由○九年六月至今年八月,共抽取二千七百六十一名六十至九十一歲長者填寫問卷,評估他們的睡眠及社交等狀況。結果發現,百分之五長者有抑鬱症狀,女性佔六成四。
新界西醫院聯網家庭醫學統籌專員梁峻指,家庭問題及慢性疾病最困擾長者;女性平均壽命較長,面對困難的時間亦長,故患情緒病的人數較多,且不懂如何求診。即使求醫也要輪候,以青山醫院為例,緊急個案需輪候四周,非緊急的甚至一年以上。「悅滿計劃」在輪候期間,先為長者紓緩情緒、提升動力,並盡快將病情較差者轉介精神專科治療。梁期望,來年可擴闊服務範圍,找出更多「隱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