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添花色愈鮮 政通人和喜雙全

濠江顯豪氣,香江獨憔悴。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一如既往宣布還富於民,除了再次向澳門居民派發現金,並推出多項利民紓困措施,雨露均沾,皆大歡喜。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澳門政府的慷慨大方,與香港政府的斤斤計較,恰成鮮明對比。

出手豪爽 與民共享

施政報告指出,澳門上半年經濟增長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九,料全年有雙位數增長,形勢一片大好。澳門政府決定與民共享,與民同樂,一擲八十幾億元,不僅出手豪爽,而且一視同仁,人人有份,每名永久居民獲派七千元現金,非永久居民亦可獲四千二百元,另向合資格人士的中央儲蓄戶口注資六千元。除此之外,澳門政府還推出連串紓困措施,包括向每位居民發放五百元醫療券、向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發放六千元敬老金、向學生發放津貼、向年滿十五歲以上居民發放進修資助,以及減免薪俸稅、社屋居民全年免租等等。

古人說,「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澳門政府以民為本,沒有忘記基層市民,該花的就花,該派的就派,從來不會手軟,更不會斤斤計較。反觀香港政府,即使迫於輿論壓力派錢,也是不情不願,派得一塌糊塗,今年二月宣布派發的六千元,絕大多數市民至今還沒到手。一個連派錢也不懂的政府,卻侈談甚麼強政勵治,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其實,香港經濟表現雖然比不上澳門,但並不意味港府沒有錢,相反,香港是世界上最富裕地區之一,財政儲備加上外匯儲備高達二萬多億元,被人形容「肥到着不到襪」。遺憾的是,港府肥水不流別人田,寧願益自己人,也不願與民分享。君不見,公務員從來都是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經濟好景時,他們加薪比人快比人多,經濟衰退時,他們減薪比人慢甚至不用減。最令人反感的是,曾蔭權政府單是增聘那班物非所值的副局長及政治助理,每年便花費納稅人幾千萬元公帑!

澳門經濟以博彩為主,澳府有殺有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香港沒有博彩業,港府反而有殺無賠,一味做守財奴,可謂咄咄怪事。其實,香港雖然沒有博彩業,但來來去去還是靠炒樓炒股支撐,整個香港根本就是另類大賭場,並不見得比人家清高。

大家都知道,香港本來有金融、物流、商貿、旅遊四大經濟支柱,無奈港府鼠目寸光,胡混度日,以致優勢漸失,競爭力每況愈下,一場金融海嘯襲來,四大支柱搖搖欲墜,港府於是推出所謂六大產業,惟至今依然無影無蹤。港府好高騖遠,志大才疏,到頭來一事無成,四大皆空,何足為奇。

事實上,澳門並不是只有博彩業,澳門政府近年在發展博彩業的同時,亦大力推動旅遊、會議展覽等其他服務業,而且隨着橫琴島正式開發,澳門產業多元化已初見成效。澳門發展一日千里,呈現一片繁榮景象,這一切的一切,可以說是來之不易。

眾所周知,回歸前的澳門,經濟落後,社會動盪,澳門政府從葡萄牙手中接下的是一個爛攤子,那時澳門人大都嚮往香港的生活,以做香港人為榮。惟時移勢易,如今的澳門,政通人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均生產總值及旅客人數都已經超過香港,令人嘖嘖稱奇。正如有人所說,回歸前香港各項情況都遠勝澳門,現在卻被迎頭趕上,好像龜兔賽跑一樣,港府變成跛腳兔,應該感到羞愧。

成功非僥倖,澳門能夠有今天的繁榮穩定,固然與澳門人奮發努力有關,而主要還是得力於澳門政府管治有方,一屆比一屆好。澳門政府強政勵治,自始至終堅定不移地執行「一國兩制」,絕不向任何政治壓力及其他惡勢力低頭,故能萬眾一心,達致政通人和的局面,集中精力發展經濟。

珠玉在側 覺我形穢

而香港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港府無能,兩位特首一蟹不如一蟹,加上政客搞搞震,內鬥內耗,社會陷入政治泥沼無法自拔。香港政府和殖民地時代舊情難斷,縱容親西方政治勢力的坐大,做盡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加上不務正業,忽視民生和經濟建設,任由政客將任何事情泛政治化,結果除了博得「高度自由」的評價之外,其餘一事無成。

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同樣是「一國兩制」,同樣是「高度自治」,只是一海之隔,際遇卻大有不同,這不能不引人深思,除了兩個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有差別,難道中央政府就沒有責任嗎?實際上,香港淪落到目前這種地步,中央政府袖手旁觀,放任不管,實在難辭其咎。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澳門政府的豪氣,反襯出香港政府的小氣;澳門政府的有為,凸顯出香港政府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