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爭議不休 填海說易行難

為了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夕陽政府推出「優化土地供應策略」進行公眾諮詢,建議在維港外填海造地及開發岩洞,並呼籲市民不要將填海「妖魔化」。然而,建議甫出籠立即遭到市民及環保組織反對,港府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市民對填海造地說不,其中四成二擔心破壞海洋生態;兩成三指不接受任何填海方式;一成六批評港府走法律罅。反觀認為填海造地沒有問題的,只有一成四。在反對及支持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港府若指望透過公眾諮詢得到填海造地的綠燈,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近年本港樓價飆升,土地供應短缺被視為主要原因,增加土地供應在原則上並沒有錯,而填海造地是其中方法之一,為甚麼大部分市民會反對呢?上述民調揭示端倪,三成四受訪者支持市區重建;三成二支持更改土地用途;一成二支持收地;一成二支持發展岩洞釋出土地;另有半成認為可重用前石礦場。可見在市民眼中,本港增加土地供應其實有很多方法,而填海造地最不可取,市民反對港府在未使用其他增加土地供應方法之前,就大規模填海,威脅生態環境。

市民反對填海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本港並非缺少土地,目前已開發的土地僅及全港面積的四分之一,遠比新加坡為低。有專家指出,只要將本地開發面積增加百分之一,就可以滿足市民的居住需求。

環保組織亦指出,香港並非沒有土地,只是當局未有善用土地,填海並沒有迫切性。港府之所以傾向填海,無非捨難取易,原因是相對重建阻力重重,發展又受限制,填海則相對簡單,新造土地「點規劃都得」。不過,他們最擔心的是,一旦港府成功爭取填海,食髓知味,今後將更加倚重填海造地方式,會帶來不良後果,如減慢舊區重建的速度,影響市民福祉。

住宅豪宅化及內地富豪來港炒樓,被視為樓市瘋狂的另一個原因。民調顯示,四成六受訪者將土地供應不足歸咎於港府無正視內地人湧港炒樓問題;三成四指房屋政策失敗;認為細單位不足而無法滿足居住需要則佔一成半。由於香港土地有限,如果港府沒有解決這些核心問題,即使不斷增加土地,也無濟於事。

顯而易見,市民環保意識正在進一步增加,任何涉及填海的建議,都會觸動他們敏感的神經。不過,市民並沒有將填海「妖魔化」,更沒有一刀切反對填海,而是將填海造地視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是最後一招,港府有沒有辦法說服市民相信,填海已是迫不得已之舉呢?

填海造地,說易行難,港府本希望透過優化土地供應來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的老大難問題,結果卻適得其反,未能凝聚社會共識,反而引發爭議。幾可肯定,這次公眾諮詢將遭遇滑鐵盧,房屋問題始終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