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區議會選舉以建制派大勝、泛民主派大敗告終,這個結果既正常,也不正常。正常的是選民愈來愈成熟,知道如何選擇;不正常的是泛民輸得實在太難看,尤其是公民黨和其他激進政黨大敗虧輸,慘不忍睹。今次選舉結果再次證明,腳踏實地、溫和理性,才是為政之道,那些言行偏激、亂港禍港的政客,必將被選民唾棄。
由於這屆區議會將會產生五名「超級區議員」進身下屆立法會,所以吸引不少所謂政治明星參選,包括十七名現任立法會議員,有人競逐連任,有人空降取巧,令選情激烈,投票人數及投票率均出乎意料地高於上屆。不過,投票率高並沒有如預期般為泛民帶來好處,反而令他們輸得更慘,多名泛民立法會議員均敗於寂寂無聞的對手,情何以堪。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泛民一敗塗地,固然有內訌的原因,但歸根究柢,恐怕還是因為他們脫離民意甚至與民意為敵所致,可謂咎由自取。特別是公民黨,從去年的「五區公投」,到今年的港珠澳大橋和外傭居港權官司,他們都是始作俑者,表現愈來愈偏激,愈來愈悖逆民意。他們以維護法治人權為名,幹的全是亂港禍港的勾當,港珠澳大橋官司浪費六十五億元公帑,外傭居港權官司更造成香港社會嚴重分化,帶來無窮後患,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政客,不被選民唾棄才怪。
公民黨不得民心,淪為過街老鼠,他們不僅沒有反躬自省,反而指控對手抹黑。其實,濁者自濁,清者自清,公民黨到底有沒有被抹黑,有沒有被冤枉,選民心中有數,並不是由他們說了算。大狀政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說有「票債票償」這回事,他們便是最佳示範。
至於其他激進政黨,今次幾乎全軍盡墨,更是意料中事。激進政客只懂譁眾取寵,吵吵鬧鬧,將香港攪得周天寒徹,永無寧日,早就令人深惡痛絕,選民用手中的選票向他們說不,實在正常不過。
泛民表現不濟,建制派漁人得利,成為最大贏家,然而,這並不表示他們深得民心,也不表示他們有甚麼建樹。實際上,以民建聯為主的建制派,無論是資源還是組織動員能力,都比其他政黨優勝,奪得最多議席,一點也不奇怪。區議會畢竟不同立法會,只要在地區工作下點工夫,為居民辦幾件實事,哪怕只是小恩小惠,也勝過那些一味高喊政治口號、用民主空頭支票欺騙選民的政客。所以說,今次大勝並不值得建制派沾沾自喜,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才是真正的考驗,屆時泛民與建制派選票「六四開」的定律會不會被打破,不妨拭目以待。
古人說,乃知國家事,成敗固人心。區選是一個風向標,測出民心向背;區選也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政客虛偽。總而言之,「憑君莫話封侯事,禍港終須被唾棄」,任何居心叵測、禍亂香港、與民為敵的政客,最終都必定被掃入政治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