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醫療私營化大錯

境外孕婦「買起」私家接生服務,本地孕婦略為猶豫,遲了幾天掛號,便買私家接生服務無門,被迫使用公家服務。此乃我近年喊破喉嚨指出,醫療市場化、產業化、私營化絕對錯的最有力證明。

然而,錯不僅在接生服務一項。任何一個私家專科生意好,醫院、醫生賺個盆滿缽滿,必然吸引業務擴充,銀彈說服公家醫院的醫護加盟;愈是「當紮」,愈是「武功高強」,愈快被招攬,產科如是,心臟科如是,腦科如是。這就是眼下公家醫院多個專科鬧醫生荒、護士荒的原因。

公家精英醫護被挖走,轉投私家醫院服侍富病人,公家醫院醫療質素下降,窮病人首當其衝。醫學院增產醫生不易追上流失,因為大學課程加實習為期長達六年,基礎專科訓練再加七年,吸收更多經驗成為獨當一面專科醫生再加三、五年。是以,專科醫生培訓至少是「十年樹人」的艱巨歷程。

醫生完成這歷程轉投私家醫院「搵真銀」,令公家醫院長期「流血不止」。周一嶽撥地建四家私院,不論醫學院是否增加醫生訓練名額來配合,公家醫院繼續「出血」乃意料中事。

公家「名醫」轉投私家醫院,有權有勢有錢的病人跟醫生走,留守公家醫院的醫護,縱然默默耕耘,聲勢卻大大削弱,受社會重視愈來愈低,最終淪為周一嶽口中的「安全網」——只有窮病人光顧的慈善醫院。如此發展明顯是社會平等一大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