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撐引入海外醫生

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認為,引入海外醫生可有效填補短期空缺,醫院部門主管會監督其表現,相信不會因免試來港執業而影響醫療質素。不過,醫生代表質疑,醫生人手荒純因醫管局管理不善,根本無必要聘請海外醫生。有公院外科醫生更直言管理層決策失誤,導致部分外科病人輪候十年,認為當局引入海外醫生只為掩飾行政失當。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昨出席《城市論壇》時質疑,公院醫生過去十三年大增近三成三,病人住院日數卻下跌一成四,質疑人手不足實因醫管局分配資源不均,例如港島西聯網每千人口可獲六百八十多萬元撥款,是九龍東及新界西聯網的一倍,導致個別聯網輪候時間過長。

他以醫生短缺較嚴重的急症室為例,指急症室士氣長期低落,若醫管局不正視問題,只以海外醫生「應急」,無助挽留本地醫生,「市民係咪期望成個部門都由外勞服務?」

業界批只為「填人頭」

以台下觀眾身份發言的公共外科醫生聯盟秘書賴偉達亦批評,醫管局引入海外醫生只為「填人頭」,掩飾管理失誤。他舉例,任職的廣華醫院部分非緊急的頭頸整形外科個案需輪候十年,同屬九龍西聯網的瑪嘉烈醫院本有四名整形外科醫生,但他們離職後當局沒填補空缺,只在廣華醫院增加一名醫生,卻要照顧聯網內大部分病人,令服務壓力大增。

盧寵茂認同醫管局有不足之處,但認為引入海外醫生可短期紓緩人手不足。他反駁指,過往醫生每周工作逾百小時,現已減至每周六十五小時,故人手有增長,不代表人手已足夠。他指高級醫生及部門主管會監督海外醫生表現,不擔心影響醫療質素,又稱過往接觸的海外醫生均「好積極、好搏命」,相信可為本地醫生帶來良性競爭。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支持引入海外醫生以解燃眉之急,「病人最關心係快啲睇到醫生,佢哋真係無命等你哋醫學界爭拗其他問題!」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