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三季來港旅客突破三千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一成六,其中二千萬人次來自內地,一半屬自由行,顯然香港已是南中國的旅遊中心。
對經濟的各個環節來說,旅遊業應屬較低附加值的產業,但國際大城市如倫敦、巴黎、紐約等都保持龐大的旅遊業。故此,香港經濟的升級過程,並不需要排斥旅遊業。不過,作為經濟升級的火車頭卻不可能。
旅遊業的重要性是帶動消費性服務,在香港非工業化過程中,大部分產業工人,包括技工等都失去工作,變成為服務業低技能工人,只要旅遊業帶動這些行業擴大,正好給香港低技能工人提供包底式的就業機會。這也解釋了香港為甚麼近年失業率低的現象。
由於內地旅客來港不受經濟周期影響,金融海嘯也沒有帶來顯著打擊,單只旅遊業相信在今後足以保證低技術工人的就業,穩定香港近乎全民就業的情況。可惜,這些職位大多依靠最低工資保障。
旅遊業興旺也帶來對商品的需求,不單單是LV等國際名牌。很可惜,香港本地生產的產品愈來愈少,獲益有限。
其實,香港可以根據旅遊市場需求,開啟替代進口的生產,例如食品、禮品,乃至可在時裝、化妝品、首飾等旅遊產品重建生產能力,部分可從珠三角搬回,部分可新增廠房。這些都不需要太多土地,如時裝,長沙灣已有基礎、化妝品的生產規模不大,都值得香港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