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丁屋加建 政策無知

唐英年在與鄉議局會談中提出,丁屋應可從現時的兩三層,增建至六層、九層,以解決丁屋申請興建批准過遲的問題。

表面上看,唐英年的主張可解決土地不足,審批緩慢的難題,但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喜歡叫社會大眾採用「宏觀」視野看事情,假若他不是故意迎合鄉議局的地方利益,便是他的政策思路有問題。

即使香港鄉村已不從事農業,不能稱之農村,但居住和生活形態仍屬鄉間。香港的城市規劃,城鄉有嚴格分別,這不是單單因歷史原因用地性質有差別,更重要的是,香港社會整體發展的標準是要保持大量未開發的空間,保護天然生態環境,給城市留出廣大的呼吸空間。國際上宜居城市開發的標準是三成土地,香港現時是兩成多,還有發展的餘地,城鄉比例在國際上受到推崇。

鄉間的生活形態,除了空間外,還有建築物的配合。香港新市鎮如大埔等,可以像市區那樣有幾十層高的大樓,是因為當地已變成城市。但鄉村突然間從現時兩三層改為六層、九層,不僅影響鄉村的生態和景象,且加重人口負擔,各種公共設施、服務要跟上,需要龐大的投資和規劃,不是隨便加建這麼簡單。

現時丁屋的性質已大變,新建丁屋多數非自住,補地價後變成商品房出售,故此,為了牟利而往往胡亂興建丁屋,破壞鄉村生態景觀文化。唐英年的盲目附和,反映他在政策上的無知。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