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質素濫鬥濫 醫療產業禍香江

本港醫療亂象愈來愈惡化,不僅公立醫院服務質素每況愈下,光顧私家醫院同樣沒有安全保障。浸會醫院剛發生一宗離奇醫療事故,有內地孕婦生產時,產科醫生竟然沒有及時接住嬰兒,致使嬰兒意外頭部墜地受傷,事故明顯涉及人為疏忽,但院方涉嫌隱瞞事件,沒有按規定及時通報。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醫管局同樣對事件輕描淡寫,力圖大事化小。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自打嘴巴,一方面聲稱院方應及時通報醫療事故,另一方面又指事故未達需要通報的嚴重級別。這就奇怪了,嬰兒因人為疏忽墜地受傷,後果可大可小,周一嶽憑甚麼說事故未達嚴重級別呢?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受害者是周一嶽親人,他會不會無動於衷呢?醫療高官說話無人性,難道他們的心不是肉長的嗎?

人命關天,不論公立醫院還是私家醫院,經營方式不同,但治病救人的性質一樣,在嚴重事故及時通報機制方面,理應一視同仁。然而,目前私家醫院無王管,願意通報就通報,不願意就秘而不宣,當局無奈其何。周一嶽更聲稱,四年之內公私營醫院才劃一通報機制,這等於公開默認,私家醫院有繼續隱瞞重大醫療事故的特權。

私家醫院何止醫療事故玩神秘,收費水平同樣黑箱作業。私家醫院大都以非牟利方式運營,因而享受免稅、免地租等優惠,實際上金錢掛帥,在錄得豐厚盈利並擁有龐大財政儲備之下,仍然年年大幅加價,早已備受詬病。對此,周一嶽竟然辯稱私院收費按市場調節,當局無法規管,但可以透過公營醫療系統「制衡」云云。

實情恰恰相反,公營醫療系統非但起不到任何「制衡」作用,反而不斷被私家醫院以高薪厚祿挖角,吸走資深醫生與護士,導致公立醫院人手緊缺,服務質素持續下跌,形成惡性循環。當局支持私立醫院發展,但措施不配套,監管不到位,人員培訓又跟不上,醫療資源搶奪大戰一發難收,惡果已不斷浮現,全港市民尤其是中下階層首當其衝。

周一嶽主政醫療政策七年,公立醫院屢爆驚人事故,而他以發展醫療產業為名推卸公共醫療責任,引入用者自付模式,遺禍之慘烈,影響之深遠,更是難以估量。近年來,本港私營醫療系統服務對象逐漸轉型,由服務港人轉向內地及東南亞富人,原本有能力負擔私院收費的本地中產人士,隨着私院不斷加價而望門興嘆,只能轉回公立醫院,加劇公立醫院的壓力。可以說,醫療產業化禍港殃民,較港府處理房屋政策失誤有過之而無不及。

近年本港樓價攀升,除了供應短缺,亦因為內地投資者來港置業,變成全國市場。同樣,醫療服務產業化,也開始變成另一個全國性市場,現在是內地孕婦搶床位,接下來將是內地富人搶病床、搶手術室、搶名醫、搶護士,無錢無得醫的現象,只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