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大政治壓力下,曾蔭權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對復建居屋作出全面回應,但能否紓解民怨有待觀察,至少在治標的考慮上,「新居屋」的概念較能照顧到年輕一代購買力。
「新居屋計劃」是施政報告的主要賣點,過去幾個月曾蔭權非常着緊土地供應與建樓量及居屋的定價與流轉等各個重要環節,最後作出承諾,為夾心階層人士提供實用面積約四百至五百呎的單位,以可負擔的樓價出售,估計約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元。
聽起來有一定吸引力,起碼小家庭的收入可以負擔得起每月的供款,政府估計與購買力掛鈎之下約佔開支的四成。可惜的是,首批落成單位,預計最快要到二○一六年之後才能入伙,的確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倘若早於五年前有此構思,或者在土地儲備上有所準備,就不用年輕一代夜長夢多。如今只能望梅止渴,而且變數甚多,政府難以作出保證屆時一定能兌現,畢竟下屆政府的任期只能及於二○一七年,何況下屆政府是否接受這個構思,實在難下定論。
「新居屋計劃」充其量只是一個建議,需要經過公眾討論及下屆政府的考慮,再配合各方面的條件,才能付諸實行。最明顯不過的,是土地儲備現時根本不足夠應付未來五年的單位數量,一旦啟動計劃,隨時尾大不掉,反招民怨。
施政報告表示會多管齊下尋找土地,但維港以外填海還未做公眾諮詢,研究北區及元朗一帶的工業用地、臨時倉庫或荒廢農地等作新用途,也需要時間,而公眾及區議會的取態,以至城規會的審議,尚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變數也極多。「新居屋」現階段只是一個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