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博取掌聲 哪管洪水滔天

曾蔭權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別出心裁,推出一個構思粗疏的新居屋計劃,惹來劣評如潮,不少市民批評新居屋計劃雙重資助業主,做法不公平。

面對輿論圍轟,曾蔭權猶在死撐,指推出新居屋是為了協助市民安居樂業,業主轉售單位必須補差價,不是幫申請人賺錢云云。但實情是,買家購入新居屋單位時已經享有樓價折扣,將來轉售時補差價又有優惠,這不是雙重資助又是甚麼?

至於置安心計劃的所謂優化措施,同樣有違公平原則。根據安排,當局會將置安心單位首次開賣時的市價作為「封頂價」,選擇「先租後買」的參加者可在終止合約兩年內購買有關單位,即使到時樓價上升,只需以「封頂價」購入,若樓價下跌,則以市價購入。置安心單位半賣半送,參加者只賺不蝕,引起輿論極大質疑。

必須指出,政府的責任是幫助市民置業安居,而非買樓投資,新居屋的安排幾乎保證業主日後轉售時有賺無蝕,等於以公帑資助市民買樓投資,完全偏離了幫助市民安居的原意。夕陽政府賣大包,不但對舊居屋業主不公平,對辛辛苦苦做私人市場「樓奴」的市民不公平,對所有納稅人也不公平。

再說,即使不提雙重資助,新居屋的供應量極為有限,根本無法解決夾心階層的住屋需要。首批新居屋單位最快二○一六年才有望落成,而且平均每年只能提供約五千個單位,若私樓價格回落,更將立即減少或停止興建,意味實際提供的單位可能低於此數,相對於數以十萬計合資格家庭,簡直連杯水車薪都不如,難怪被譏為「公眾六合彩」。

有人一語中的,港府明言私樓價格下跌時停建新居屋,反映他們將新居屋視為市場調節工具,甚於解決市民的住屋需要。對此,曾蔭權反駁指當私人市場的上車盤呎價回落時,即使建居屋亦無人購買。但事實告訴我們,市民對居屋需求甚為殷切,即使○二年樓市低迷,仍錄得超額認購。

其實,原有的居屋政策一直行之有效,復建居屋只需照辦煮碗,根本沒有必要另搞一套。事實上,港府的房屋政策混亂不堪,受害的不止夾心階層,如今仍有逾十萬基層市民居於條件非常惡劣的籠屋、劏房,但施政報告對此卻隻字不提,可見曾蔭權臨別秋波推出的房屋政策只是為了博取掌聲,而不是為了解決房屋問題。

名正則治,名喪則亂,房屋問題既是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必將引起民怨,危及管治。當局要消除民怨,就必須針對不同階層的實際需要,制訂長遠而全面的房屋政策,讓市民安居樂業。曾蔭權捨正道而弗由,但求博取掌聲,推出一個急就章的新居屋計劃,怎能不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