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麗質難自棄,一舉成名天下知。香港地質公園繼早前「升呢」為國家級後,近日更上層樓,升格為世界級,並正式改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日本洞爺湖火山、韓國濟州島等世界八十七個世界級地質公園並駕齊驅,殊為難得。
香港雖然地方不大,但勝在人傑地靈,得天獨厚。就以地質公園來說,其中位於萬宜水庫的六角柱石陣規模宏大,比早已聞名的愛爾蘭堤道六角柱石更加壯觀,之所以今日才晉升為世界級,無非因為港府身在寶山不識寶,不懂得宣傳及推廣。事實上,香港地質公園是由民間人士發現、推廣,這才嶄露頭角,逐漸為世人所識,並最終獲世界教科文組織認同。如今卻由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前往領證,這是貪別人之功為己有,給自己臉上貼金。
地質公園「世界級」黃袍加身,這對苦於缺少景點的香港旅遊業來說,無異注入一劑強心針。目前,天然、綠色旅遊成為時尚,尤其在號稱石屎森林的香港,有這麼一大片綠色世界,簡直是天賜之福,今後不僅有更多港人前往玩賞,還會有更多的海外遊客慕名而至。其實,香港還有不少天然美景,只不過養在深閨人未識,等待人們進一步發現。此外,停辦了三十多年的維港渡海泳又將復辦,如果好好推廣,對香港旅遊業又是一大助力。
當然,成為世界級地質公園雖然可喜,也有可憂,因為既有世界級之名,必然要有世界級的保育與宣傳,而恰恰在此方面,港府乏善可陳,甚至添煩添亂,這不能不令人擔心。比如說,港府長期不正視垃圾處理問題,一度企圖將將軍澳郊野公園的一部分闢作垃圾堆填區,這簡直是暴殄天物。而有香港十大美景之稱的大浪西灣,早前被私人發展商肆意破壞,港府先是懵然不知,繼而不置可否,最終在民間怒吼之下,才不得不採取措施迫使發展商停止工程。
類似的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去年一場大雨,將本港一座極具文物價值的宋窰沖垮,凸顯港府保育無能;而古色古香的景賢里大宅拆而復建,同樣令人心痛。
即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港府也往往不理不睬。今年中秋節,大坑火龍首度舞入維園,為節日增添熱鬧氣氛,為無數家庭帶來歡樂,然而背後卻有辛酸的故事,高通脹之下,製作火龍的材料全部加價,而大坑原居民紛紛搬離,籌款極為困難,若不是有慈善機構及時解囊,火龍差點就飛不起來。主辦機構無奈表示,通脹之虎差一點就吞食了火龍。這是話中有話,表達了對港府保育傳統文化不力的不滿。
要保育傳統文化,保育自然風光,不僅需投入大量資源,更要有長遠政策。港府葉公好龍,一方面只知邀功,卻不肯腳踏實地做保育工夫;另一方面,港府每年花費不少錢用於海外推廣香港形象,這根本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