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樣樣難 每逢佳節倍徬徨

中秋佳節,人月兩圓。今年的節日氣氛還像往年一樣熱鬧,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惟對不少家庭來說,快樂中摻雜着苦澀,歡笑中掩不住無奈,不少主婦埋怨活雞、蔬菜、海鮮、燒味、月餅等應節食品都貴了,有市民坦言花費逾千元準備菜餚,連孩子們最愛玩的螢光棒亦漲價不少。今年的中秋節,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中秋節。

月亮還是以前的月亮,中秋卻已不是以往的中秋,在通脹逼人、百物騰貴的今天,過節愈來愈成為難以承受之重。上個月本港通脹率達到百分之七點九,創十六年新高,即是明證。通脹燃眉之急,基層叫苦連天,政府扶貧卻不甘不願,拖拖拉拉,年初承諾派錢六千元,至今才開始派表,最快冬天才能落實。連派錢這種小事都叫人望梅止渴,情何以堪。

港府漠視民困,民間奉獻愛心,有福利機構推出廉價的「街坊飯堂」,由營養師設計十元營養餐,最困難人士更可免費享用,備受好評;也有善長為了讓長者能歡度中秋而派發冰鮮雞,卻因僧多粥少而秩序大亂,有長者跌倒在地。在富裕的香港,竟然有不少人連最基本的吃飯都成問題,實在是香港之恥。另一邊廂,有機構呼籲市民不要大排筵席,製造大量廚餘,懇請將寶貴資源捐給食物銀行,惠澤飢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節日見證本港貧富懸殊問題還在進一步惡化。

對普羅市民來說,他們並不指望山珍海味,但求溫飽而已。可惜,連這個卑微的願望也愈來愈遙遠,因為港人最愛的泰國香米也要再次漲價。剛上台的泰國政府推行惠農政策,下月開始以高價統一收購大米,出口價格將水漲船高。業內人士指出,一旦大米來貨成本上漲,漲幅將在十一月份零售價中體現,相信本港米價至少會漲一成,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正如經濟學家指出,大米在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中佔有不小的比重,米價上漲,將進一步刺激通脹。飲食業人士叫苦連天,指由於來貨成本不斷上升,經營壓力愈來愈大,雖然今年首八個月食肆平均加幅已超過百分之十五,仍然抵銷不了成本飆升,估計年底前還會再加價百分之五至十,令按年累積加幅達到兩成及兩成半。其實,除了食品價格漲漲不休,私樓租金及交通費等升勢亦十分凌厲,總之,柴米油鹽樣樣加,衣食住行件件難,市民生活百上加斤,苦不堪言。

面對罕見的通脹形勢,夕陽政府有甚麼對策呢?當局將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及預算案同時推出諮詢,曾蔭權揚言將對市民關注的貧富懸殊、房屋等問題作出回應。然而,說是一回事,做則是另一回事,去年施政報告,港府亦是以此兩項作重點,結果問題未能緩解,反而愈演愈烈。今次港府故調重彈,但市民已不敢再抱以期望。

「今夜月明人盡看,不知秋思落誰家。」港府無能,民生困苦,每逢佳節,人們不僅倍思親,而且倍感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