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民生大 衣食住行樣樣難

內地通脹稍緩,惟壓力仍未消失,八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百分之六點二,比七月份收窄零點三個百分點,雖是連升三十七個月後的首次回落,但遠未能讓人釋懷。尤其是對於香港來說,內地通脹可能見頂,並不表示本港的民生問題可以得到紓緩。

民以食為天,內地整體通脹稍為放緩,但食品價格依然高企,八月份上升了百分之十三點四,其中蛋類價格升百分之十六點三,豬肉升幅更達驚人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五,足見基層民眾的生活壓力不可能因為通脹稍為放緩而變得輕鬆。

內地食品價格長升長有,深深依賴內地供應的香港自難幸免。有關注團體調查顯示,實施最低工資前後,本港新鮮食品價格上升一至兩成,抵銷了低薪工人平均百分之九的工資升幅,如果通脹持續高企甚至進一步惡化,最低工資隨時得不償失。與食品價格同樣高企的是交通費,有政黨批評公共交通工具的收費結構不合理,如巴士過海後收費偏高、港鐵跨境車資極度不合理等。事實證明,最低工資根本無法抗衡高通脹,遑論改善基層工人的生活。

通脹如虎,民生日艱,正是考驗政府施政能力的時候,遺憾的是,人們看不到當局有何措施應對。雖說本港面對的主要是輸入型通脹,非港府所能控制,但當局在高通脹之下不是無所作為就是藥石亂投,結果反而添煩添亂,令民生問題和社會矛盾進一步惡化。

早在美國宣布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時,各界人士已多番警告勢必加劇本港通脹,以及進一步催谷資產泡沫,然而港府一直老神在在,毫無動作。及後通脹來勢洶洶,市民怨聲載道,港府竟推出被稱為「史上最廢」的財政預算案敷衍了事,後見眾怒難犯,又倉卒宣布派發六千元,可惜這筆錢至今還沒派到市民手中。港府對抗通脹進退失據,利民紓困毫無章法,可謂醜態百出。

正如有人所說,只要道德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對抗通脹其實不是沒有辦法,問題是當局肯不肯做而已。很簡單,港府是港鐵大股東,只要想辦法迫使港鐵減價,或者如學者建議推行月票優惠乘客,包括巴士在內的其他交通工具自然也會跟隨減價,這不是可以解決交通費只升不降的問題了嗎?還有,港府財政實力雄厚,大可動用儲備回購所有行車隧道,然後免費通行,降低交通成本,直接紓緩通脹,為甚麼當局總是不肯考慮呢?當然,長遠來說,港府必須重新檢討早就不合時宜的聯繫匯率制度,徹底解除港元被迫跟隨美元不斷貶值從而推高通脹的困擾。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只要解決了民生問題,其他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否則,不管港府如何自吹自擂,自彈自唱,終究無法擺脫一事無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