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建居屋是今年施政報告的主打,公眾期望好消息公布。雖然夕陽政府任期即將屆滿,居屋不會從天而降,估計需時二至三年才會逐步落實,以紓緩夾心階層的需求。
最重要的關注點,是特區政府的決心有多大?曾蔭權需要明確宣示復建居屋的方向,有了安民告示,一切就好辦,下屆政府在政策延續性的前提下,當會兌現承諾。
過去兩年,市民要求復建居屋的呼聲愈見高漲,政府則心大心細,採取「拖」字訣,只願推出「置安心計劃」,用所謂五年內可租可置的方式敷衍民意,結果當然過不了關。
政府多次表明覓地有困難,短期內復建居屋可行性極低,長遠要在維港以外填海及放寬城規限制,且要維持公屋三年上樓,土地供應不足問題不易解決。
政府的理由似是而非,更搬出保育的限制,直指面對土地局限的情況,與十多年前大為不同,市民對保育的重視及對生活環境的質素要求提高,所以現階段只能多做研究,探討不同方式增加土地供應。
輿論的反應普遍批評政府無決心,把難題留待下屆政府處理。立法會各黨派亦不約而同狠批政府並非無地,只是荒廢多區土地未加善用。
香港面積約為一千一百平方公里,除四成屬郊野公園外,另有兩成由政府批租予私人或發展商作為農地或物業發展之用,外加一成是「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都是「熟地」,可隨時轉為居屋或公屋用地。
有了政治決心,問題就好辦。最近規劃署銜命研究,加快熟地之運用,據說問題不大,只待城規會的審批,所謂非不能也,乃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