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術測再中風機會

本港每年約有一萬八千宗中風個案,患者於首兩個月內再度中風的機會達兩成半,可致嚴重殘障甚至死亡,但部分人事前全無徵兆,可謂防不勝防。中文大學醫學院獲研究資助局撥款,透過觀察患者動脈的斑塊形態,可推斷再度中風機會,期望兩年後可發展出篩查方法,讓醫生可及早處方預防藥物。

25%病者兩個月內復發

威爾斯親王醫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梁慧康表示,他與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的研究團隊,早前獲研究資助局資助,發現亞洲人中風病例中,有三分之一至五成均由於顱內動脈硬化,與白種人中風患者絕大多數因頸動脈硬化有明顯差別。他現正籌備下一步研究,希望找出篩查高危患者的方法。

他解釋,首次中風患者,首十七天是再中風的高危期,約兩成半人會在一至兩個月內再度中風,處方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有助降低風險,但藥物或會導致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故不建議「大包圍」處方予所有患者。由於中風是由斑塊阻塞血管引起,研究團隊應用「三維數碼減影血管造影」(DSA)技術,觀察患者的斑塊形態,初步發現若屬於「潰瘍性斑塊」,即形狀像凸起的小山峰、持續發炎及斜度較大,會明顯增加再次中風機會,「由於斜度高,喺血流撞擊下,呢種斑塊更易斷裂,亦更易吸引血小板黏附,當血塊脫落流向腦血管,就會中風。」

未中風人士可用作預防

研究人員又利用顱內超聲波,監察病人血流內的「微栓子」,即斑塊脫落的碎屑微粒,換言之微栓子流量愈高,顯示斑塊再次斷裂的機會愈大,「好似監測火山咁,喺真正噴發前,可能已經有啲火山灰飄咗去遠方,係評估再中風風險嘅重要指標。」

梁慧康指,明年初會開展下一步研究,招募六十名首次中風入院病人及六十名對照組病人,希望進一步證實潰瘍性斑塊及微栓子流量與再次中風的關連,預計需時兩年,期望發展出可於臨床應用的篩查方法,讓醫護人員在病人首次中風的兩星期內,判斷其再度中風風險,及早調整藥物處方。即使是從未中風人士,理論上也可透過上述方法偵測高危斑塊,甚至可在未病發前便採取預防措施,例如服用藥物及改善飲食習慣等。

記者 陳紹恒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