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脹七月份升至百分之七點九,超過金融海嘯前的水平,相對內地,香港形勢更嚴峻,升勢有餘未盡,未來可能升逾百分之八。
香港通脹問題是內外因素結合:內部是政府縱容壟斷或寡頭壟斷行業加價,反映香港所謂自由經濟是假,壟斷經濟才是真,政府更助紂為虐,例如政府作為大股東的港鐵,藉壟斷地位帶頭加價;外部則是內地食品等價格上漲,加上人民幣升值,即便物價回落,人民幣升值依然持續,通脹升幅或許會更大。內部漲價因素不改,外部漲價因素非香港所能控制,可見香港通脹還會上升。
香港經濟增長已有放緩之勢。撇除內地因素,如個人遊等帶來的內地消費需求,以及內地資金來港投入金融和房地產支撐高企的價格,香港經濟增長相信會停滯不前,甚至早已是滯脹。
靠內地支撐經濟增長,香港得益的人不多,且受益者中不少是外國金融機構,外國僱員的收益未必投入香港。個人遊的消費,香港賺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務,且多屬低工資的服務行業就業,這或許可維持低失業率,惟在職貧窮只會持續。
最低工資主要針對在職貧窮,但面對着百分之七點九或以上的通脹,最低工資制帶來的微薄收入增長,早已被通脹蠶食,今後低收入層的實際收入可能會比最低工資實行前更低。
今次通脹以食品為主,對低收入階層的影響至大,加上交通費用及租金的騰升,在職貧窮的問題只會更為嚴重。香港的社會矛盾怎可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