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力衰 施政賴帳堪憂

外圍形勢轉趨惡化,經濟前景滿布陰霾,本港也開始感到陣陣寒氣。港府公布的數字顯示,本港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百分之五點一,較第一季百分之七點五增幅明顯放緩,按季則實質下跌了百分之零點五。雖然當局仍然維持全年增長預測百分之五至六不變,但有學者認為這未免太過樂觀,本港明年初極可能出現衰退。

事實上,連續八個季度的擴張戛然而止,顯示本港經濟增長已成強弩之末,隨時無以為繼,甚至可能出現倒退。當局聲稱只要外圍環境沒有重大逆轉,即使下半年增長步伐減慢,全年應可達到五月公布的預測增長。但眾所周知,隨着最近歐美債務危機惡化、美國被降評級,加上擔心美國陷入雙底衰退,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經濟危機一觸即發,本港前景殊難樂觀。

更令人擔心的是,在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通脹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進一步惡化。整體消費物價指數由第一季的百分之三點八大幅上升至第二季的百分之五點二,剔除政府紓困措施的效應,基本消費物價指數仍高達百分之五。當局不得不承認,通脹持續上升,將成為香港經濟的一大挑戰。

面對挑戰,港府將如何應付呢?遺憾的是,至今為止,當局顯然還在等運到,根本沒有提出任何因應之道。實際上,香港不僅是高度開放的細小經濟體,而且高度依賴金融業,只要外圍有任何風吹草動,香港無險可守,必定遭殃。而之所以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恰恰是因為港府長期無所作為造成。

聽其言而觀其行,曾蔭權當初信誓旦旦「做好呢份工」,如今他的任期只剩十個月便完結,他到底有沒有做好呢份工?本報翻查他上任六年多以來提出的多項施政承諾,包括推動十大基建、六大產業等等,實際上大部分都未按原定計劃實行。以十大基建為例,只有兩項順利動工,其餘不是受阻於司法覆核,就是仍在研究階段;至於六大產業更是無影無蹤,不值一提。有人說,曾蔭權施政賴帳,虧欠港人,一點也不誇張。

歸根究柢,香港所有問題皆源於港府管治能力嚴重不足,正如立法會議員所說,曾蔭權政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完全沒有能力解決香港當前面對的困難。可以見到,香港回歸十四年多,港府吹噓經濟轉型也吹了十四年多,結果只是吹起樓市泡沫,所謂經濟轉型,轉來轉去依然在原地踏步。更不堪的是,近年連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也一再犯上低級錯誤,添煩添亂,徒惹爭議。最近金融市場風雲色變,當局還大言不慚強調香港經濟基調良好,自欺欺人,莫此為甚。

黃台之瓜,何堪再摘。香港十多年來先後遭受亞洲金融風暴和全球金融海嘯襲擊,早已五勞七傷,脆弱不堪,萬一外圍環境繼續惡化,再次引發金融及經濟危機,香港能否承受得起進一步衝擊,不能不令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