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風高浪急,環球經濟危機四伏,港府依然漫不經心,一味強調本港金融體系穩健,叫投資者不要自亂陣腳。其實,自亂陣腳的不是投資者,恰恰是港府自己,前日港交所發生的一場集體停牌鬧劇,不僅暴露本港金融安全的巨大漏洞,亦證明香港這個金融中心根本不堪一擊。
事實上,本港投資者大多見慣風雨,經驗豐富,根本毋須當局提點。目前最令人擔心的其實不是股市的波動,而是迫在眉睫的經濟危機。正如經濟學者指出,股市連日動盪反映經濟前景極不明朗,難望短期之內好轉,而一旦危機由金融市場蔓延至實體經濟,勢必引發消費疲弱、市道不振、失業率飆升等惡果,對民生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雖然災難尚未發生,但綜觀外圍形勢,情況實在令人無法樂觀。人們可以看到,儘管華府多次推出救市措施,美國經濟依然半死不活,為免陷入第二輪衰退,美國聯儲局破天荒宣布維持超低利率兩年不變,而且隨時可能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美國不斷以貨幣政策解決經濟問題,遭到輿論廣泛質疑,擔心會進一步加劇通脹。
在此情況下,港府依然一成不變,堅持將港元與美元掛鈎,顯然是昧於形勢,勢必令香港陷入另一場危機。一方面是通脹不斷惡化,另一方面是經濟前景不妙,在雙重打擊之下,有人估計香港極可能出現滯脹局面,並非危言聳聽。
事實上,在全球一體化的今日,歐美經濟表現不濟,不僅直接影響金融市場,亦必定會打擊其他地區的經濟,新加坡第二季GDP較上季大幅萎縮百分之六點五,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鑑於前景不明朗,星洲政府除了下調全年經濟及出口增長預測,而且不排除第三季經濟進一步萎縮,新加坡隨時再度陷入衰退。
同為小型經濟體,香港面對的金融及經濟風險絕不亞於新加坡。須知道,新加坡產業多元化,即使金融市場受災,仍可倚仗其他產業支撐經濟;而香港則獨沽金融一味,無險可守,根本無法抵擋任何衝擊。
每逢爆發金融危機,香港往往淪為重災區,歸根究柢是因為經濟結構過於單調,難為高官一直將經濟轉型掛在口邊,而且提出所謂六大產業,可惜至今仍是流於空談。春若不耕,秋必無望,香港之所以陷入今日的窘境,完全是當局一手造成。
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港府搞搞新意思,就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進行聯合諮詢,承諾廣泛吸納意見,就多個港人關心的問題制訂短中長期措施云云。其實,目前港人最關心最擔心的就是迫在眉睫的金融及經濟危機,如果當局無法就此提出切實可行的因應措施,所謂諮詢無非又是一場騙人的爛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