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抽水」與「洗腦」

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曾蔭權在毫無先兆及議員提問無任何特別引導性的情況下,忽而大談「政治倫理」,又公然批評某些有公職身份的政界人士評論政府施政是有「抽水」嫌疑。有人說,這應該是他稿子內已經準備好的說辭,只需要等待機會,借題發揮而已。

有人亦說,曾蔭權找到一個借題發揮的好時機。事關當時向他提問的議員,正是坊間傳言某疑似下屆特首候選人的親信,曾蔭權以「政治倫理」回應該議員「下屆特首所需條件」的提問,無疑使人對號入座。曾蔭權借題發揮抒發己見,事後的輿論反應亦符合其預期,說穿了,曾蔭權也是在「抽水」。

但我們不會批評這些「抽水」行為,抽水只是一個比較負面的名詞,對某些行為看不過眼的話,就會冠以「抽水」之名,而正面的話,就是關心時政、批評時政。

例如「教育就是洗腦」的論述,「教育」好聽點就是「價值觀的傳授」,難聽的就是「洗腦」,產生這些不同的說法,都是出於某些人主觀的心,而非客觀的事。「抽水」與「洗腦」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些人批評「教育等於洗腦」的言論,這是否他們被刺到內心痛處而戚戚然?

作為政治人物,「食得鹹魚抵得渴」,在抽人家水的同時,少不免亦被人家抽水,你來我往,進退有道,才是政治人物的風範,倘價值觀不同就批評人家「抽水」是輸打贏要。冷靜看待「抽水」,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一回事。說回來,曾蔭權近日就王光亞有關香港公務員的言論作出回應,是在「抽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