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故事,接收訊息是「過程比結果重要」。故事詳盡描繪老漁夫與馬林魚的搏鬥,如何單打獨鬥經歷晨光黑夜才把牠制服。但由於無法把龐大獵物拖到小艇上,只有將其綁在船旁,因而吸引鯊魚沿途把這馬林魚的肉統統吃掉。回到漁港時,餘下的就只是一副賣不了錢的魚骨。老漁夫發財不成,卻十分安慰,因為已用事實告知眾人自己寶刀未老。
近日再思考此故事,覺得結局是敗筆。若過程真的比結果重要,老漁夫為何費力把這賣不了錢的魚骨帶回漁港,證實自己確曾捕獲大魚,而不乾脆將其扔進海中?也許,只是我兒時頭腦簡單,錯誤解讀其中的個人英雄主義訊息而已!
潛水獵魚每每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香港日前便有潛水員因此喪命。據聞,他用繫了繩子的箭射中一尾大魚,大魚反抗,帶着箭和繩子猛然逃往水深處;潛水員扯着繩子不放,被拖着下潛數十米。就在這時,懷疑其浮水衣突然充氣,整個人於是高速升上海面,最終可能因減壓過急致死。
若然「過程比結果重要」,潛水員被大魚拖着下潛,為何不即時把繩子放開,人和魚打個平手便作罷?但不幸,狩獵自古以來都是人與獸你死我活的比併,人雖然腦袋佔優,又懂用工具,但未必每次都可以敵得過野獸的力氣和對牠有利的自然環境。賭命規則,凡參與此遊戲者皆無可逃避,出事亦難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