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有關「蛟龍號」的報道刻意迴避其高科技的軍事用途,為此,筆者便為文《載人潛水器可軍用》,有讀者以「增產番薯技術可軍用……」的調侃回應,可見進一步分析「蛟龍號」的高科技與訊息戰的關係很有必要。
最明顯的新聞資訊是「試驗海區在距離中國大陸約一萬公里的太平洋東北海盆」,其標深五千六百八十一米處於夏威夷以北二千公里,三藩市以西三千公里。南中國海就有現成的四千至六千米深海區,在美國看來,中國科學考察船「向陽紅09號」偏偏棄近求遠,出現在美利堅內湖的東北太平洋,已經是空前挑戰。此外,美軍看到,「蛟龍號」在試驗環境複雜多變、淨海措施難以實施的海區冒險測試,背後也許海軍核潛艇在同步護航。多年來,西方宣傳「中國核潛艇不敢遠航」的讕言不攻自破。
「蛟龍號」具有先進的近底自動航行功能和懸停定位功能,便於目標搜索和定位。其高速水聲通訊功能,可將水下的語音、圖像、文字等資訊即時傳輸到母船上。而且它的充油銀鋅蓄電池容量很強大,「向陽紅09號」具備立即到位、深海施救能力。
中國的深海科技發展計劃包括綜合大洋鑽探船、深潛技術和海底觀測網三大部分。海底觀測網將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向各個觀測點供應能量、收集資訊,從而實現全天候、長期、連續的自動觀測。這些高科技在潛艇作戰和反潛戰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蛟龍號」使用最先進的數字化水下通訊技術,如水下高清視頻拍攝和傳輸,目前還是用國外產品。要趕超美國的戰略設想「把海底置於控制下」,值得奮鬥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