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由時報》報道,台軍在六月試驗發射了台灣自製的潛射型反艦導彈。「權威人士」說,這大幅「強化了台灣潛艇的境外攻擊能力」。通過這則新聞,北京可以看清楚,不論陳水扁還是馬英九,「以武拒統」都是基本的防務戰略思想,大陸更要警惕美國私下對台灣的軍事高科技介入。
馬英九宣稱,「防衞固守、有效嚇阻」,還是戰略最高指導原則,要把台灣建立成「小而強、小而精、小而巧的『國防』武力」。台灣最新消息說,台軍費時五年,將水面艦艇發射的雄風二型導彈改裝成為具有水下發射能力的反艦導彈。記得台灣傳媒先前的報道,潛射式的雄風二型導彈默默發展了至少十多年,可見在「掌握關鍵嚇阻力量」的建軍思想上,民進黨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是一脈相承。
現在雄風二型導彈已經證實發展出陸基、空射以及艦載等三種型號,最大射程約一百六十公里,對渡海攻台的解放軍船團構成嚴重威脅。潛射型反艦導彈形成戰鬥力後,不但華東沿海的港口,就是遠離台灣的北海艦隊、南海艦隊助攻台灣的航線,也直接受到潛艇更大的威脅。
二○○八年,美國曾宣布出售潛射式魚叉反艦導彈給台灣,但是台灣國防部拒絕證實是否交貨。美國的台灣問題專家楊力宇指出,「雄三」在研發的過程中,美國提供了很多技術上的援助,因為台灣軍事的研發力量還很有限,況且,美國有義務對台灣提供軍事上的幫助以確保台灣的安全。近年北京加強對美台軍售施壓,美國表面上推遲潛艇交易,私下幫助台灣「掌握關鍵嚇阻力量」,解放軍當然要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