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在敏感地帶轉一圈

特區政府近日口徑放軟,不再堅拒復建居屋,高官引導公眾耐心等待十月施政報告自有分曉。這種微妙變化,一般估計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期間,直指房屋問題倘若處理欠佳,會演變為政治問題的說法有關,及至在澳門盛讚澳門政府能採取果斷措施迅速興建公屋,更形成對香港的壓力。

中央近期似有進一步調整對港政策之走勢,這可從王光亞訪港期間高調落區,到天水圍天恩邨街市走透透,放言高論物價與通脹,關注基層市民的菜籃子問題,對追訪記者採取有問必答的姿態,略窺一二。

與前任廖暉不同,王光亞作風進取敢言,在不踰越中央對港政策的框架之下,盡用可發揮的空間,施展渾身解數,展現個人魅力,擴大中央對港的影響,對經濟與民生領域,王光亞有頗多論述,值得注意。

○三年大遊行後,中央調整對港政策,定位於「不干預、有所為」,意指除外交與國防兩大領域由中央話事外,對政制民主化進程,中央要掌握主導權,例如人大為香港定出普選時間表,特首與立法會最早於一七及二○年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體現中央主導特區的政治發展;去年六月政改方案突破性發展,最後一刻的戲劇性變化,決策權相信由中央最高領導人直接掌控。至於經濟與民生事務則繼續放手,中央不過問。

從「不干預、有所為」,進一步推向「適度介入、擴大影響」,是最新的動向。最佳例子是王光亞與常秘共進午餐,近距離溝通,為公務員打打氣是合情合理之舉,分寸恰到好處,適度之謂也,成功地擴大了中央對常秘的影響,在敏感地帶轉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