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政府濫做研究 自欺欺人

政府懵盛盛,資料呃市民,呃埋自己人!十二個決策局於過去三年,豪花二億公帑於顧問研究,卻有超過三成項目結果沒有完整向外界公布。由於部分結果會用於制訂政策上,此舉令市民被蒙在鼓裏,知情權受剝削。不過,最令人震驚的是,因部門官僚缺乏溝通,有高官竟以過時逾十年的資料蒙騙市民。港珠澳大橋環境影響評估官司敗訴後,有高官指會有七十多項政府工程受延誤,但當中至少有十項工程根本毋須環評。有立法會議員狠批,環評名單過時反映部門欠缺溝通,更認為政府將研究資料「收收埋埋」,估計為方便日後推行政策,搬出有利的數據蒙騙大眾。

在○八至一一年間,政府十二個決策局花費超過二億公帑,完成百多項顧問研究,其中超過三成竟並未完整公開。部分研究結果已被用作訂立政策或施政方針,市民卻無法一窺全豹。

豪花2億 高官竟用錯資料

花費最多的是環境局,達四千一百萬元,十五項研究中有五項被用作制訂政策時供參考用途,卻未完整公布。僅次其後者是耗費三千一百萬元的發展局,十項已完成研究中有四項並未公開,其中三項只與業界或持份者共享,一項供內部參考。而食物及衞生局的二十四項已完成研究中,亦有八項研究結果只供內部使用或供政府制訂政策時參考,當中不乏有關制訂控煙措施,又或市民對醫療融資,人類豬流感疫苗接受程度的研究,議題重大而切身。

不過,政府部門的研究報告或評估資料,除了沒有完整公開外,更因部門之間沒有定時更新資訊,導致向外界發放錯誤訊息。今年四月,港珠澳大橋環評官司敗訴後,有高官表示七十多項尚未提交環評報告的政府工程,將因要重新了解法庭的要求而延誤。但在翻查環境保護署資料,並向相關部門求證後,記者卻發現上述資料已過時超過十年,因為所謂的七十多項工程,當中至少有五項工程已撤回或取消、四項暫未須環評、一項環評亦已完成。以上十項工程毋須向環保署提交環評報告,根本不會受官司影響。

工程擱置 環評報告亂龍

例如「東涌及大蠔的餘下發展工程-綜合可行性研究」的環評早於九九年完成,至今已逾十年;「北大嶼山醫院天台直升機坪」已經取消興建,醫院預計於下年年底前落成;「元朗安寧路及教育路之間的行車及行人天橋」已擱置,由另一計劃取代;「擬建船灣堆填區高爾夫球場」則暫未進行招標,未須環評。該十項工程涉及部門包括食衞局、渠務署、民政事務局、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及建築署。

環保署亦於本年四月,對外公布了一張過時的工程名單,以上並非進行中的工程,皆在「進行中的法定工程項目」之列。知情人士透露,出現以上荒謬情況全因在現行機制下,政府部門不會被強制要求在工程暫停、完成或終止時通知環保署,換言之環評報告是否要繼續進行,署方並不知情。

議員質疑只公布有利數據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直指,環評名單過時反映部門間欠缺溝通,按章辦事,認為相關部門應對此進行檢討。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則狠批政府不公開研究結果是浪費公帑,更質疑政府有心把研究資料「收收埋埋」,方便在政策推行時,搬出對自己有利的數據蒙騙大眾,促請部門公開資料,積極跟進每個研究。

針對環評問題,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每項指定工程在機制下的所有步驟和結果,均會即時在環保署網頁內列出,並會每三個月發布資料予新聞界以提供公眾資訊。發言人續指,在接獲工程項目倡議人通知決定終止其環評,或取消已完成的有效步驟後,署方會即時更新資料,讓公眾知悉。

而顧問研究方面,環境局及食衞局發言人同指,假如研究結果涉及尚在醞釀中的政策構想或尚未制訂的政策時,則未必適合公開研究結果。發展局發言人則稱,該局及轄下部門會根據研究項目的目的及性質,決定會否公開研究結果。

圖:葉華英 文:陳偉豪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