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香港競爭力 關鍵不在增跑道

當局建議增建第三條機場跑道,一石激起千重浪,造價昂貴及環保問題成為爭論焦點。有人認為,增建新跑道刻不容緩,甚至三條跑道都未必能應付未來需求,日後或須再建第四條跑道。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民意對新跑道莫衷一是,並不奇怪。事實上,一項大型基建是否值得投資,關鍵是看它能產生多大的效益,如果當局預測準確,新跑道營運五十年可換來九千多億元的收益,那麼投資一千三百億元算得上本大利大,物有所值。而且,隨着科技進步,只要使用最新技術填海,應可以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而從周邊競爭態勢來看,新對手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擁有三條跑道,老對手新加坡的樟宜機場也有三條跑道,鄰近的廣州白雲機場將會擁有五條跑道,理論上,香港建造第三條跑道似乎完全有必要,即使建造第四條、第五條,亦是多乎哉、不多也。

其實,相對建造成本及環保爭議,十年或二十年之後,本港經濟規模、產業模式以及人流物流的需求是否足以支撐新增的跑道,才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港府以航班升降年均增長百分之六點五推算,現有兩條跑道最遲在二○二○年趨於飽和,但問題是,這個增長率是否過於樂觀呢?香港空運站剛剛公布的數據令人失望,五月份進出口貨運量較去年同月下跌百分之十二,今年首五個月貨運量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三點五,這與當局的預測背道而馳。

當然,短期貨運量的升跌不足為憑,最令人憂心的是本港經濟發展勢頭不妙。近年多個國際性調查均發現,香港競爭力正在走下坡。中國社科院連續多年的研究報告亦顯示,由於港府死抱大市場、小政府的教條,無所作為,本港產業結構單調的痼疾無藥可救,雖然綜合競爭力仍然勉強維持全國第一,惟優勢不斷被蠶食,很多領域已被內地城市趕上甚至超過,前景堪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本港競爭力每況愈下,這從港珠澳大橋的命運可見一斑。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唯一橋樑,貨如輪轉,有商家提議興建港珠澳大橋,吸引珠三角及廣東西部的貨運到香港轉口,不料此議一拖二十多年,期間深圳大力發展鹽田、蛇口等貨櫃碼頭,致使本港集裝箱吞吐量的領先地位一去不回頭,由世界第一落至第三位,港珠澳大橋淪為雞肋。更可悲的是,大橋好事多磨,早前又因為環保問題觸礁,工程再受阻延。

殷鑑在前,不能不令人質疑本港航空運輸業會不會重蹈貨櫃碼頭的覆轍。人們看到的是,十大基建拖拖拉拉,六大產業講多過做,產業多元化好夢難成,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斷激化。加上港府弱勢,施政寸步難行,香港勢必繼續沉淪,在中國以至世界經濟格局中不斷被邊緣化,即使建成第三條機場跑道,恐怕也是明日黃花。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港府提不出長遠經濟發展藍圖,只是拋出一個昂貴的新跑道建議,恐怕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