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是觀光客必到之處,館藏豐富世界著名,這些文物乃經顛沛流離萬里長征,歷經十六年才到達台灣珍藏並展出。
歷史回溯至一九二五年十月十日,北洋政府在紫禁城設立國立故宮博物館,這些國寶只在故宮安居了七年四個月,就展開了十數年流離的歲月,直到一九四八年隨着國民政府從南京撤離大陸抵達台灣,堪稱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期間,故宮文物也備受戰亂之苦。起初國民政府把故宮國寶遷往上海,當時引起很大的爭議,北京市民還上街抗議示威,誓與國寶共存亡,魯迅甚至用「寂寞空城在,倉皇骨董遷」、「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來諷刺,國民政府仍堅持遷往上海「待北平安靜,原物仍運還」。但樹欲靜而風不止,隨後故宮南京分院成立,國寶從上海遷往南京。之後「七七」事變爆發,南京告急,國寶化整為零分三路撤退大後方,其中一路經五個月翻山越嶺的跋涉才到重慶。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下令將這批文物由重慶運回南京,全程三千多公里,分水陸兩路走了五十六天才抵南京。後國共內戰登場,蔣介石除了偷偷運了四百五十萬両黃金赴台,也同步將這批珍貴的無價之寶遷往台灣,分別在台北及台中糖廠存放,一九四八年國寶又遷移至台中霧峰的北溝,最終於一九六二年在台北外雙溪興建故宮現址而典藏。
經歷這段歷史的人士逐漸老成凋謝,當年參與故宮運送的人都一一作古,僅留下浩劫歸來的文物在故宮向世人細述中華文化的精華。故宮文物能完整保存,可說是國民政府半個多世紀來對國家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