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歷來造價最高的單一基建項目起爭議。港府昨聯同香港機場管理局發表《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公眾諮詢文件,提出兩個機場發展方案,包括開展本港第二大填海工程造地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造價料為破紀錄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億元。機管局考慮向市民開徵機場建設費。航空業支持建第三條跑道,環保團體則擔心填海工程影響生態。
諮詢分別從航空聯繫緊密度、經濟效益、建築成本、資金及環境事宜五方面,比較兩個提供機場航班升降處理量的方案的利弊,諮詢期至九月二日止。方案一是提升現有兩條跑道的處理量,造價較低,但至二○二○年前後飽和;方案二則提填海造地建第三條跑道,填海面積相等於現時機場島一半,是本港第二大填海工程,但足以滿足二○三○年或以後的航空量,但造價不論以二○一○年價格的八百六十二億元,或是以付款當日價格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億元,造價均創出單一基建項目新高(見表)。而實際造價,還需視乎環評的補救措施及具體設計。
政府與機管局雖聲稱無取態,但他們的發言可見是傾向興建第三條跑道。機管局行政總裁許漢忠指,若不興建第三條跑道,在二○二○至二○三○年間,本港機場將流失約一百萬架次航班、一億人次客運及一千六百萬噸貨運;若興建第三條跑道,可提供十四萬一千個直接職位,二○三○年帶來一千六百七十億經濟效益,佔生產總值百分之四點六。
房屋及運輸局長鄭汝樺也說,籌建跑道需時逾十年,「早着先機是成功的因素」,否則會導致難以逆轉的客貨量流失。當局稱,本港不能依賴鄰近機場,因涉司法管轄區,且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本港的航空公司支持興建新跑道。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也指,廣州已興建第三條跑道,本港正面臨機場升降量飽和,「猶如龜兔賽跑」。不過,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高級項目主任巫堃泰質疑建新跑道不符效益,認為千三億元足以全數購買深圳機場總市值九十億人民幣股份,不如乾脆購買深圳機場及興建連接設施。
龐大的填海工程也引起環保團體關注,尤其擔心擾亂中華白海豚生態。機管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稱,會引入最新的深層水泥拌合填海法,費用較傳統方法高九十億元。但該局承認在施工及運作階段可能對中華白海豚產生影響。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指,多一條機場跑道,航空排放量增加五成,加上日後落成的港珠澳大橋的車輛廢氣排放量,東涌居民健康將首當其衝。有屯門區議員指,區內空氣污染或噪音勢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