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九十周年,將召開第十八次黨代表大會,平均五年召開一次。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共召開過七次黨代表大會,從建黨到「奪取全國政權」;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七年,中共召開過四次黨代表大會,從建國到文革結束;一九七七年至明年十月召開「十八大」,中共召開六次黨代表大會,從文革後「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推行三十餘年。
一九二一年到一九四九年,七次黨代表大會中只有第一次和第七次最重要。第一次是建黨大會,歷史意義不必說。第七次黨代表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中共的指導地位、毛澤東的領袖地位,毛澤東思想的「當陽獨尊」不可置疑,不可動搖。因此那個時代,中共只宣傳黨的「一大」如何,「七大」如何,其他五次黨代表大會絕少宣傳,且被視為「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佔了統治地位,黨的最高領導人皆成了「機會主義頭子」。
而在那段時期「改變黨和中國革命命運」、「領導革命鬥爭轉危為安,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不是哪一屆黨代表大會,而是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的「規格」事實上是一次「軍事會議」,決定了由毛澤東指揮紅軍在長征途中打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毛澤東從此掌握了軍權和黨權。不過,這個過程用了逾十年,到了抗戰結束前的一九四五年中共召開「七大」,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才「當仁不讓」的籠罩全黨全軍。
從建國到文革,中共「八大」和「九大」最重要。一九五六年「八大」時,毛澤東的權威遇到大挑戰;一九六九年「九大」時,毛掃清了政敵,其權威被無限神化,達到頂峰。毛死後,文革結束,鄧小平等主導的一九七八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最重要,具歷史轉折意義,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從那時到現在,中共又召開了幾次黨代表大會,其路線方針都是沿着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大方向走,故皆不具備歷史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