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前哨戰圍繞二十三條之爭議頗為敏感,尤其是區議會選舉快將舉行,一旦國家安全問題被炒熱,泛民主派將如獲至寶,對建制派極之不利,所以范徐麗泰、唐英年與梁振英都對此「封口」,少講為妙。
中央肯定關注有關的立法事宜,卻也不會操之過急。中央對港事務的看法,歷來看重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以利民生改善,化解民怨,締造較寬鬆與和諧的社會環境,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時,為國家安全立法自然條件成熟。
回歸以來,深層次矛盾持續積累,量變到質變,董建華及曾蔭權兩位特首都未能着力梳理,尤其是後者,幾乎每次北上述職,中央均耳提面命,敦促採取積極措施促進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曾蔭權都虛應周旋。
時移世易,錯過大量機會,到如今特區政府已步入黃昏階段,變成不折不扣的跛腳鴨,試問有何能力扭轉積弱?遑論觸碰二十三條。范太表示「這屆政府還在位,就由政府去決定」,未免言重了。
吳康民回應范太的講話時,直指公眾對二十三條有很大爭議,應待社會較和諧及少爭議時才考慮立法,此說合情合理。相信未來的選舉工程全面展開時,參選人會淡化二十三條的討論。
事實上,建制派參選人的願景,相信會集中論述如何推動產業多元化,避免單一化聚焦於金融與基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創造更多知識型的職位,促進大學生具質素的就業,也是改善民生的要務之一。
參選人要爭取年輕一代的支持,推動經濟多元化與創造就業,是核心內容,二十三條立法絕非優先議題。